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恐惧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7/10   浏览次数:772  

    1 恐惧情绪的处理
  2 恐惧的防御分析
  3 恐惧的动力分析
  恐惧症个案治疗时间的长短和效果,是视其恐惧的性质、程度以及个体的基础情况(如人格素质、领悟力、经济力等)而不同。一个较完整的疗程包括三个阶段:直面——恐惧症状、与症状相关的对应模式;解析——恐惧的深层原由;再直面,即容纳——恐惧所指的实相。
  考虑是否将恐惧作为症候处理?
  1,恐惧情绪的处理
  我们知道,作为引发紧张的情绪,恐惧症一般具有较固定的恐惧对象,而焦虑症却没有。所以,一个人的恐惧达到恐惧症之程度,必然有其粘附着的恐惧之物,随时诱发他恐惧。过激的恐惧情绪本身,会妨碍人正常地思维。所以面对恐惧症患者,初期是要考虑对恐惧情绪的处理。
  目标任务:直面症状,改善对症状的排斥态度。
  所有手段性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症状是有效的,包括抗焦虑xing药物。如:
  •在重度恐惧下,可用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以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恐惧情绪程度的判断,可籍现实功能的影响度、睡眠情况、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为依据。
  •在受恐惧情绪控制期间,可通过躯体疗法——如自体疗法、音乐或舞蹈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呼吸放松疗法等,以达到情绪的释放。
  •在冥想放松的背景下,通过想象去触及和直面——恐惧场景。这类似意象疗法或想象训练技术。正因为,创伤的想象是可怕失控的想象,所以通过想象训练以达到:提高对可怕失控感的承受力;重复习得的积极想象可改变既往不稳定的失控感,激发内在的积极资源。
  •在恐惧感得以缓解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到达澄清、认识以下内容——
  对症状常用的反应模式是什么?所起到的效果怎样?
  对应恐惧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之后的情绪怎样?
  对症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如埋怨、自责、克制或控制、消除或消灭、或是其它什么?
  澄清恐惧对象的现实性和想象性。即,恐惧对象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存在?是过去的实在,还是目前想象的实在?
  一切对恐惧对象的澄清和认识,是为了能走近恐惧的深层心理,以解析恐惧之本质的前期工作。或者说,一切有形的技术路线,都是以认识无意识为目的,让无意识最大程度成为意识为最终目的。
  注:在此所针对的恐惧为神经症性的,而非重大创伤所致的恐惧。后者是那些在重大应急下,导致神经防御系统(位于低级脑部组织的惊恐系统)的部分损害,其治疗只适合提供躯体照顾和情感支持的“稳定化治疗”,而不适合上面所讲的那些治疗。
  对恐惧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恐惧症跟焦虑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害怕的东西。
  抑郁症和强迫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憎恶的东西。
  这一重要的心理动机区别,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神经症的精神动力进行准确深入的解析。
  2,恐惧症的防御分析
  •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都关心理病症出现的内外部条件的初级条件,即,最原始的心理或外部创伤事件。但,恐惧症的形成并不只是取决于初始条件反应,而也由于继发条件反应所形成。继发条件反应,指对初始条件反应所报持的种种态度与行为。
  •分析的任务:认识“继发条件反应”是什么,有哪些?觉知“继发条件反应”防御了什么?
  继发条件反应,是问题形成的次因。犹如某些犯罪“案子”的形成,有其主谋也有其同谋一样。
  举例:一例社交恐惧症,女,18岁,主要表现为见陌生人时,害怕自己的表情抽搐(可视为表情恐惧)。经过了解和分析,清楚了她表情恐惧的原始心理事实是:刚上初一时在班级作自我介绍,口误把自己的性别说成“男”而引得哄堂大笑,回家后照镜子,发现自己表情僵硬,嘴巴有抽动,难看极了。这一事件和事件在她内心造成的羞怯和耻感,是女孩有人际恐惧的主因,即病症的初级条件;而女孩自那以后所表现的反复照镜子-害怕照镜子、经常逃避上学、完全回避集体活动,不与人交流,尤其是让她报持这些反应的内心想法或叫主观意念——如“自己的确不会说话”“自己的表情的确难看”“我不想别人知道我有人际交往障碍”“无法想象我再受到哄笑会怎样”等自我否定思维,这些是女孩形成人际恐惧症的继发条件反应,即病症的次因。
  象征说,原始的心理创伤事实,是女孩患人际恐惧的主谋,女孩后来害怕再受伤的防范观念和行为,是女孩固着人际恐惧的同谋。
  一个刀割伤,单有主因——不小心被刀伤,充其量只是刀划了一个口子的疼痛,伤口本可以自愈,而只有向伤口撒盐的做法(如用脏手挤压、脏水擦洗、用脏布包扎)才会化脓感染,酿成病灶。对应一个孩子的犯错,当他第一次犯错或犯错本身,并非问题,而父母对孩子犯错所采取的——人格否定性斥责、打骂等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在孩子内心所产生的“坏自我认同”,这些继性发原因才是导致孩子习惯性犯错,或者成为问题孩子的关键。
  •继发条件反应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反过来又强化着恐惧症的恐惧感受。从这一角度看,继发条件反应是恐惧症的真正元凶,是主谋。
  继发性的条件反应,实际就是避免焦虑的种种防御反应。之所说它是恐惧症的元凶,是它重重防卫着“预期恐惧心理”。而恰是预期性恐惧,使得患者内心产生着无限重复的恐惧性担心,由此形成越是担心,担心就越重的恶性循环。
  因此,对防御分析的目标,是让恐惧者认识到这一恶性循环,是怎样被他的防御性条件反应所致。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望患者考虑改变对恐惧感的反应模式。如他可能会考虑,不再重视症状,而重视对症状的承认和接纳态度。
  •在这样的前提下,可望对隐蔽性防御模式作进一步分析。所谓外显的防御形式有逃跑、躲避、不停地说话或做事、不停地洗手等等,隐蔽的防御模式有压抑、隐忍、意象外化、投射性认同等等。
  •恐惧症最常见的隐蔽性防御是意象外化。意象外化的概念解释:一种主观的意象变成了客观的真实。
  常见的恐惧症有疑病恐惧、绝症恐惧、恐高、恐过马路、心脏恐惧症、意外恐惧等,这些恐惧症都无一例外地,无意识地将他内心的恐惧意象外化了。比如,害怕癌症的恐惧者,是癌症这一象征死亡观念激活了他早期生命受威胁的恐惧体验,即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死亡外化为了癌症。恐惧过马路的患者,是过马路的情景会唤起他曾遭遇凶险(如亲临或目睹车祸、抢劫、丧亲等)的丧失性恐惧体验,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灾祸降临”外化为了过马路。
  其实,所有神经症的原始恐惧,是在他记忆深处以其象征保留下来,并形成了症状。当症状再现时总会以转换的形式表达。比如,有一位强迫性呕吐的学生,他既害怕自己的呕吐也害怕自己对呕吐的不能控制。但他并不知道,呕吐这一表征,早已是他道德和精神上恶心的象征。有强迫性格的人,无意识驻着一个强大的超我,时不时地以躯体惩罚诉求它被压抑的需要。
  治疗师对防御的分析,是需要当事者在呈现他对恐惧情景和恐惧体验的前提下,让他自己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是怎样变成了外在可怕之物?或是,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如何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外显恐惧之物的。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