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过大时,人们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这时往往会选择网络作为“避难所”。这些人通常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总有各种不如意之处。而一些网络游戏正好补偿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对游戏有依赖感。同时,有些攻击性的网络游戏还是他们宣泄内心隐藏的攻击心理的一种途径。
干预方法
对网络成瘾者,仅采取强制措施令其停止上网不见得有效,重要的是想办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和意志力,让他们在现实中获得控制感、满足感乃至成就感,从而能正常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不必依赖于网络的虚假满足。
二: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决断力不强,自信心不足。
这种症状在心理学上称为网络信息焦虑症。一方面,面对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多地获取,生怕遗漏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焦虑症也是逃避现实心理的一种表现。
干预方法
治疗网络信息焦虑症,可指导他们学习“时间管理”,学会从大量事务中分清哪些是重要、紧急的事,如何处理好“重要”和“紧急”的关系。对于症状较重者,需要配合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如果能从认知上加以改善,调整自己追求完美的非理性观念,效果会更持久。
三:网恋
这种形式让一些人感到特别刺激,彼此不用见面,也不会被曝光。在不见面的条件下,他们能更自由地释放自我、隐藏自我。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交往能力比较差,因此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补偿,这样会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能力更加萎缩。
由于网恋多采用文字交流,而文字的掩盖性较强,因而当事人可以依赖的信息和线索就更少,被欺骗的可能性也更大。
干预方法
俗话说“用进废退”,有些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内向的人由于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主观的安全感,从而有勇气变得外向起来。
但是,这种不够真实的状况,很有可能令他们更畏惧和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所以,真正对他们有帮助的,是提高他们现实中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