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心理 > 青春叛逆 > 离婚,更欠孩子一个“平和”的家 |
“离婚”二字,读起来听起来都非常让人心惊肉跳!尤其是有了孩子的男女夫妇。上周接到新浪亲子频道的约稿,让我谈谈离婚后孩子的去向问题。这真是个能让做妈妈的如坐针毡的命题。昨晚,我和大儿子照例我们的睡觉前“谈心”时光。可能白天思考多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我无意识中地突然问了大儿子:“宝宝,你怎么看待父母离婚?” 大儿子突然很严肃地问:“妈妈,你要和爸爸离婚吗?”他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恐怖有点生硬,完全没有了平日里“谈心”时惯有的那种安详。
当然,我向他解释了我要写一篇文章,要讨论离婚岁月里孩子的日子该怎么过……他长吐了一口气,然后放心地躺平了身体,恢复到往日的睡前状态。我们的聊天正在继续。我还是好奇他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中父母离婚的问题。他告诉我:“父母离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我有点吃惊,“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他答:“父母相爱结婚时不是有交换誓约(wedding vows)吗?不是已经互相约定要一起过一生吗?为什么要违背自己当初的誓约,把一个家拆散呢?拆散了家,孩子就没有家了。孩子没有家了怎么办?”“孩子没有家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儿子提给我的,也正是我想在这篇小文中探讨的。
记得大儿子在纽约上小学时,一个年级中只有2个班,一学期下来各个家庭中从大人到兄弟姐妹都混熟了。在我们搬回上海前,我发现儿子班上已有3-4个家庭父母离异了。怎么发现的?我并没有看到过火爆的争吵场面,也没有撞见过争夺孩子的“决战”,却常常在周四或周五的早上看到父母双方早早地等在教室门口,交换了孩子的衣物和学业课本,互相交待周末与小朋友约会(play dates)的日程安排。然后,孩子高兴地与父母说声再见,男女双方礼仪到家地告别,各奔东西各忙各的去了。当然,其中一位会如约在下午3:30出现在校门口,接上孩子,履行做父母的一份天然的义务和权利。
一对曾经的夫妻会走到离婚肯定有许多痛楚和不可与他人分享的难堪,相信那些“不合”已是不可弥补,理解分开比强求更理智更人性。其中,最可贵的是,他们可以把大人世界的纷争、多变、埋怨甚至狠心留在了一个属于父母的世界里,就如把父母的“性”小心翼翼地藏过孩子的眼睛。虽然分道而行,但他们仍在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愿望:三人之家变了,但孩子仍有家。从一个家变成了两个家,一个爸爸的家和一个妈妈的家。妈妈的家和爸爸的家都会有变化,但孩子爱父母、父母爱孩子仍是不变的实况。这样的模式让离婚后的“家”从固定变成了流动,从一方变成了多方。相对其他模式而言,这个松散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多方家庭关系把离婚可能对孩子心理、生理造成的伤害和冲击降到最低,因此孩子与父母各方仍维系着良好的互动。 离婚在今日生活中好像已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现实问题了。那么如何处理恰恰反应出父母“爱”孩子的一份良好抑或扭曲的心态:是以孩子身心为本,还是以自己利益为本?是把孩子当作筹码,当作武器,当作今后日月的“粮食”依靠,还是自觉自愿为孩子营建一个新关系下的“和平的家”?
大儿子从小的好友J,有个中国爸爸和美国妈妈,也不幸遭遇到父母离异。J 跟着妈妈生活在美国,爸爸则回到国内重组了家庭。在J抚养权问题上,美国妈妈就是秉承着“孩子为上”的原则,没有把他当做自己的私有品,每年至少两次主动让J飞回中国与爸爸共处时光。J的妈妈认为,离婚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让孩子只有爸爸或只有妈妈了,本来有父有母的生活变成了“单亲家庭”。所以,她尽自己的全力让孩子感到“家仍是在的,爸爸和妈妈仍在陪伴孩子成长”。所以,虽然J的父亲远在中国,妈妈还是不辞辛苦地出钱为J安排定期的“探父之旅”。在纽约的家里,我亲眼看到J的妈妈还把J同父异母弟弟的照片“无所忌讳”的放餐厅里,她说:“我要让J知道,爸爸从未忘掉过他,他与小弟弟都是爸爸的儿子,还是一家人。”
而相形之下,J的“弟弟的妈妈”就表现得相当“守旧”,多少被我看作“小心眼”了:J的父亲赴美探视儿子会多花掉家庭的钱,太多与长子相处会削弱对小儿子的用心……在J这件事上,东西方两个母亲的不同表现,让我感到在不同文化中,为人父母的观念会不同;而不同观念形成不同心态,一份好观念、好心态真的能让人心胸宽厚,让孩子在身心各层面得到更多的呵护。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说过:“人类最神圣的信念是世界对儿童的信念,人类最重要的义务是确保儿童的权利受到尊重,儿童的福利得到保护,使他们远离恐惧和贫困,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父母离婚了,夫妻关系结束了,但“父、母、子”的关系将永久地继续下去。所以,离了婚的男女,在分手之时请多看一眼双方的孩子。因为你们已拆散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你们就更应该用心去维护一个新的和平的环境,让孩子尽少地被你们的恩怨情仇去“打扰”。 离婚的父母,你们欠孩子的只能用和平中的美好去补偿。“花好月圆”虽已不在,但孩子的世界里仍需要有尊严的父和母的陪伴搀扶。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