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20时许,温州境内,D301次列车与同向行驶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火车车厢从高架桥上直插地面,造成惨重伤亡。
“关键时刻,就看咱们温州人了!”
在事发地的温州,网民们奔走相告,通过手机、微博等传播手段,互相呼应。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不少富一代、富二代开着豪车前去献血,当地数千村民以及附近工厂的外来工则全力救助。“26小时内1700人献血救急”,“3小时内招募百名志愿者陪护”,温州人上演了一幕感天动地的深夜大营救,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温州形象再次醒目地突显于世人面前。
其实,温州人自古就急公好义,只不过,因为“炒房团”这三个字,有些被污名化。这一次,温州人抓住了机会,以实际行为向世人证明,温州人在关键时刻的仁爱和慈善,不输于其它任何地方。
尽管这几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太多的不公和不确定性,让国人变得浮躁与不满,对腐败和不公平的痛恨,让部分国人变得有些戾气横逸,网络上充满着情绪化的怨言。但是,我们如果想一想,就会发现,每当遇到重大事故或者变故的时候,国人的爱心总是会一呼而起。“最美妈妈”的横空一举,引得网上几乎是一边倒的喝彩,这,正说明网友们内心对美好的祈求,对良善的呵护。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存在,让我们这个社会还不至于脱轨。
如果不是在温州,在其它任何地方,我相信,结局不会有多大的差别。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在需要公民们站出来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有人振臂一呼,也会蜂拥而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今天在救别人,但因为我们都同坐同一列时代列车,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测,明天就可能是别人在救我们,这种互相的救助,则是公民精神的体现。
网友“我是李鸿文”的微博,颇具代表意义:在这排成长龙的献血队伍中,有些人正为求学、工作而焦虑,有些人对畸高的房价不满,有些人还在郭美美事件后骂过红十字会,可当另一些个体需要帮助时,他们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手。要建设社会,首先要“发现”社会,“发现”像温州市民献血的社会,发现上海大火中市民集体哀悼的社会。“社会是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与细节,是相互取暖、相互支持,是善意的丰富宝藏。”别看今天网友们在骂娘,但骂娘只是一种宣泄,而不是对抗。一个公民社会是需要公民们建设性的意见和行动,当然也需要建设性的批评。不要把网友们的骂娘和宣泄视为洪水猛兽,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言,“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
动车追尾事故,是一场灾难,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把悲剧演化成救援的喜剧。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场悲剧中挺立起来的公民形象,是如此醒目和有力,忽视这一点,同样是偏见和无理。那些让传统媒体感到无力的“自媒体”,从各种角度发出的救援和动员信息,对事故本身发出的一些声音,同样是公民精神的体现。这种公民精神,正是保证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动力之一。
不管发生什么,只要这样的公民精神越来越丰沛,越来越成熟,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我们的国家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