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子女教育 > 家长:由旁观者到自己人
 

家长:由旁观者到自己人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844  

    在当下的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多是学校的参观者、支持者、配合者,极少数为学校的志愿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实际上,随着学校教育不断落后于社会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甚至互相抵触,导致教师感觉工作越来越难做。

    这客观上要求,学校、家长和社会必须协同教育。

  ■ 案例

  案例一

  吴娜在父母离异后,被判给父亲,父亲再婚。由于夫妻俩忙于挣钱,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吴娜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不爱清洁,不完成作业等。班主任很着急,特别想和家长见面,沟通交流。可是约请了吴娜的父亲几次,不见其到校,说是工作很忙,让老师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联系。班主任很苦恼。

  案例二

  小强有一次在校外和同学打架,妈妈看见了,就上前帮着小强一起打。另外一个同学的妈妈看到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和小强的妈妈说起这件事情时,可她一点都不在意,还振振有词,说自己的儿子被欺负了,为什么不能帮。巧的是,校长在一次全校家长会上谈到,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小强的妈妈以为是在说自己,会后便跑去找校长理论,同样振振有词。

  ■ 思考

  首先,家长和学校并不是敌对的关系,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其次,家长有参与的心理需求。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对自己而言,希望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尊重,也渴望能够自我实现;对孩子而言,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学校有措施和条件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家长就会积极参与。再次,家长的教育资源不能小视。他们不仅有权利和义务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而且他们在某些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完全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资源。

  ■ 建议

  (一)制定和出台专门的家庭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保证家长的权利和义务。(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评价指标,保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三)社会、社区应该承担起对家长进行教育的任务,这种教育应该是有计划的、长期的、规范的教育。(四)学校应主动和家庭、社区配合,进一步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完善相应的制度,并着手进行校本研究,为家长的积极参与提供实质性条件。(五)教育科研部门走进学校,进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方面的实践操作研究,并承担起指导学校的任务。

  ■ 分析

  家校双方缺乏交流 活动徒有虚名

  对学校组织的要求家长参与的活动,家长普遍表示满意,只有7.1%的家长表示不太满意或一点都不满意。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学校组织的活动数量不多、形式老套,甚者只有家长会;在活动中,家长往往被动参与,而教师讲话有顾虑、语言不精炼,双方缺乏交流,导致活动徒有虚名。

  从班主任角度来讲,多数班主任认为自己和家长的沟通很顺利,但20.6%的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不太顺利和很不顺利,且绝大数班主任认为“错”在家长:有些家长教育观念不正确,只在乎学习成绩,对孩子身上的“小”问题视而不见,缺少教育、心理学知识;有些家长将责任全部推诸教师,放弃家教责任。也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班主任、学校和家长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不适应;教师的水平和家长的要求有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对称:如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却不了解孩子在群体中的差异;学校希望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但暂时又不能放弃应试教育。

  个人身份参与,缺乏相应组织

  电话(31.5%)、家长会(25.9%)、家访(19.1%)和家校联系本(13.1%)等传统方式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方式,这几种传统方式一共占到近90%的比例。可以看出,家长多以个人身份参与班级管理,通过相应的组织进行参与的还比较少,56.7%的班主任所在学校没有家委会或其他类似机构。

  调查还发现,即使有家委会,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些学校管理者认为,校级的家委会很难发挥作用,若在年级或班级建立,效果可能更好。而研究者认为,小学的班主任和工作年限比较长的班主任,更有可能成立班级家长组织机构。

  教师临渴掘井,家长较少主动

  大多数班主任对家长的态度可以归纳为:需要时,就召唤;不需要,不理会。学校管理者的态度大同小异。由此导致,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在很多学校还没有形成制度,家长参与的随机性比较大。

  无独有偶,家长的参与意识也很弱,只有27.6%的家长表示自己会主动参与班级或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过,家长被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学校的教育管理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自己不懂得教育管理,又没有时间,并且担心会给教师添麻烦。

  与学生无关的,与家长也无关

  学校能及时让家长了解管理情况、透明度比较高,杜绝乱收费,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和讲座,让家长参与课内外活动,这是家长对学校的主要需求。可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旨在了解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情况,而对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他们并不关心也不想过多参与。

  关于学校在家长参与方面要重点做的工作,班主任对此问题的排序是:对家长的培训和讲座,利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情况,让家长参与课内外活动。可见,班主任更希望能提高家长的素质,从而提升学生学业。

  无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对参与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定起草相关的制度、组建和完善一些家教机构,都没有太多的需求。而接受访谈的学校管理者则表示,他们会控制家长参与学校的具体内容和程度,和孩子的成长发展相关的制度、政策都可以让家长了解。另外,学校的确担负对家长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但学校不能完全承担起对家长的教育,对家长的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这应该由社会来承担。

  家长对学校和孩子的希望都有偏颇

  家长对孩子希望的前三名是:提高学习成绩(30.5%),建立自信,更好的与人沟通(22.4%),养成良好的习惯(20.3%);班主任对学生期望的前三名则是:养成良好的习惯(25.4%),提高学习成绩(22.4%),形成良好的品格(20.3%)。学习成绩的重要不言而喻,它名列前茅也在情理之中。而良好的习惯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才,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品格,所以应该说班主任的认识更为科学。

  通过参与学校教育,家长最想知道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学会如何辅导,这种认识有些偏颇,因为辅导孩子学习并非家长首要任务,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人格。而与家长互动中,班主任最想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孩子,便于因材施教(51.8%),还有28.8%的班主任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

  另外,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目标,一致集中在孩子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这说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家长和班主任的共识。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上一篇:爱不等于给予      下一篇:你的孩子有学习障碍吗?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