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消息报》连续两天大幅报道了赵作海夫妇在贺兰县身陷传销神秘行踪及传销窝点黑幕。看后除了对新闻记者深入虎穴探查传销内幕的崇高职业精神感到钦佩外,对传销窝点未被及时端掉也疑惑不解。
确定传销活动是否属实,是决定能否端掉传销窝点的前提。据线人报料的可靠信息,赵作海夫妇所陷窝点的宣传材料、笔记本、讲课人员,以及赵作海的上线、传销组织的总头目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个传销组织。尽管这个组织活动诡秘,防范严密,但如果能部署得当,将其组织主要人员抓获完全能做到。
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近几年来传销活动的动向分析入手,认真查找其中的规律和动因,并有的放矢地做好防范和打击。为什么传销活动由起初的购买化妆品转到打着“西部大开发投资扶贫工程”、“国家秘密项目”旗号网络组织发展队伍?为什么传销活动逐渐由东向西蔓延,并以西部地区为基地?为什么其活动窝点大都集中在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什么传销组织以年轻人为主,为什么这种组织驱而不散,捣而不毁?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过往的打击行动,仅仅是一种“轰麻雀”行为,大多是驱散动作。把“麻雀”从这里赶到那里就算了事。
所以,要使传销活动逐步减少以至销声匿迹,必须使之成为过街老鼠,并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严厉打击态势。要将以工商为主变为以公安为主,组成由公安、工商、城管、街道、社区参加的联防队伍;加大对易发地社区的宣传和群防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和人大通过的“传销罪”法律条款,对传销活动进行严厉打击,该行动的要当机立断,露头就打,不给其喘息和重新集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