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问答题答题技巧及复习提纲如下: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食欲、性欲减退等。
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
2、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社会功能状态:
A、工作(学习)动机、工作(学习)效率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
(2)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C、既往病史
(3)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3、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
(1)对照诊断依据,找出案例中所缺乏的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资料。
(2)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3)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案例提供线索,确定需要智力测验、人格测评或是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测量结果。
(4)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家族史、心理咨询与治疗史、个人成长史、教养史等: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4、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3)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或转移环境也无济于事3分。
总分为6分及以上,神经症诊断成立。4-5分可疑神经症,3分及以下排除神经症。
5、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1)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2)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
A.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
B.使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
6、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下诊断:
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
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重性精神病。
2、诊断神经症: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或转移环境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
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2)主导症状……
(3)诊断为……
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反应是否泛化、对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7、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
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重性精神病鉴别
(2)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
(3)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
8、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
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非类。
1、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
2、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
3、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列为严重心理问题。
9、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原因:
a)生理功能改变
b)躯体疾病
c)年龄
d)性别因素
认知原因:
a)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b)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c)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
d)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e)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f)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
g)价值观有无问题
h)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社会原因:
a)生活事件
b)社会支持系统
c)人际关系
d)社会文化和社会舆论
e)教育背景
10、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表现
(2)求助者的自知力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
(5)问题持续时间
(6)问题是否泛化
(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
11、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2)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12、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
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4)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
测验的种类: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可选择……量表
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程度;
EPQ——人格特征;
SCL—90——了解其在躯体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程度;
SAS——焦虑情绪及程度;
SDS——抑郁情绪及程度。
13、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积极
(2)可接受
(3)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4)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因此是可行的。
(5)可评估:使用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6)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向、行为、个性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7)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14、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
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15、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咨询师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16、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17、用摄入性谈话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出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预言组织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6)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
18、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
(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19、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
(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
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
4)矫治的操作原则:
a)各阶段功能及目标:
b)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方法选择与理由:
a)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
b)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6)具体操作步骤: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
a)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b)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二)巩固提高阶段:
c)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d)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学心理咨询,优化人生,家家心理,您理想的心灵家园......
心理咨询专线:16068006
报名电话:0539—8303828 2022112
临沂家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 齐鲁心理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