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闻联播 > 最新资讯 > 压力大待遇低 “白衣天使”流失大国际护士节 关注护士生存现状 |
一提起护士,白衣天使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但前不久,人民日报曾报道:“香港公立医院遭遇护士荒:夜班每位护士须照看22人”。在很多人眼里,总觉得在疾病中医生才是最重要的,护士就成了“忽视”。今天是第100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白衣天使,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烦恼。呼吁提高待遇 尤其是临时工 听说记者的采访主题有关护士节,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的护士长李菊珍一边忙着去开会,一边匆匆留下自己的建议:“护士节,最应该呼吁提高护士待遇,尤其是临时工的待遇。”
原来,在这个成立了10余年的科室,18名护士中,仅有4名正式的在编人员,其余都属于临时的合同工,一般两年签一次合同。得知有记者来访,三四名临时工犹如看到了救星一般,拉着记者大吐苦水,其中一名做了10余年却还是临时工的护士称:“可把你们盼来了。”
一位护士告诉记者,她最无法忍受却又无可奈何的是,临时工与正式工同样是护士,干的活一样,但待遇差别却是迥然不同。比如,临时工一个月拿的最高工资比正式工的最低工资还要少三四百元;医院也没为临时工购买失业保险和公积金;逢年过节,正式工的福利优越好几倍。
一位在医院干了2年多的临时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上个月的工资约2000元,除去房租500元,她还要吃饭、乘车、购买生活用品等,基本上所剩无几。相比在其他大医院起码有3000元月薪的同学,她觉得自己差远了,“听说他们和正式工拿的奖金一样,都是拿平均奖金。”
压力大待遇低 人员流失大 除了临时工屡屡反映的待遇低,令护士长李菊珍寝食难安的还有一个大难题――留不住人,人手严重不够。 按照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护士配备标准,1张病床至少配备0.4个护士。然而,早在10余年前就开始试点“零陪护病房”的市三院关怀科,拥有病床近70张,如今却只有护理人员23人。“你瞧瞧,我们离1:0.4的比例差了多少!”如今李菊珍最担心的就是招不到护理人员。据透露,不久前刚刚招了3名护工,结果对方没做满半个月就跑了。
为何会出现“留不住人”的现象?护士长及几名护士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两个因素:工作压力大,待遇太低。相比其他科室,关怀科住院的多是不能动弹的老年人或是癌症晚期患者,加上“无亲属陪护”这一特性,对护士和护工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喂药打针,还要照顾起居和陪聊。在患者走向死亡的那一刻,护士们还承担着通知患者家属并洗身更衣的职责。
“很多人来了,了解现状后,又赶紧走了。”一位在医院呆了4年的护士告诉记者,她在目睹上百名患者去世的同时,也看到了不少护理人员流失。
希望多关注护士的生存状态又逢护士节,可是对于穿上白大褂长达7年的董护士而言,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好像可有可无。当记者询问其以往的护士节是如何度过的,她歪着脑袋想半天,说:“没什么特别啊”。
第一个护士节忘记了,第二个护士节去了寻甸野炊,第三个护士节要正常上班。20岁的戚云丽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几个护士节,然后自我安慰说,今年护士节下班后给自己买些好吃的。她告诉记者,医院为庆祝护士节,给每位护士发了一个烧水壶。
护士节如何过才有意义?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护士,大多对医院通常举办的演讲竞赛、表彰大会、文艺表演等庆祝方式表示反感。护士长期盼市民和媒体能多关注护士的生存状态,一些护士则希望能组织外出游玩。在戚云丽的心目中,她却留恋当初刚进卫校时过的护士节。她告诉记者,当时老师带领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起宣誓,然后点亮蜡烛。“那一刻,我觉得隆重而又神圣,很有意义。”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