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疗法治疗模式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1/16 浏览次数:1014
针对家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家庭治疗模式。主要的家庭治疗模式有以下四种:
1.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治疗模式的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使用各式各样的具体方法来纠正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例如,家庭成员间的自我界限划分不清,没有各自的自主独立的角色,犹如粘在一起的“混合体”,可用’家庭形象雕塑技术”帮助家人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角色,并把治疗重心放在建立家庭成员间应有的界限上。假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扮演不妥当,甚至颠倒,包括夫妻、父母、亲子或同胞间,则治疗的重心应放在角色扮演的纠正上,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所产生的三角性冲突与情结,更要纠正改善。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力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都是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也是促进家庭功能改善的要点。
2.行为性家庭治疗模式。行为性家庭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上,即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与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嘉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3.策略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并建立一套有步骤的治疗策略,着手更改认知上的基本问题以求有层次地改变家庭问题。例如,一个成年的孩子仍依赖母亲,无法独立自主地应付社会刺激,治疗的策略应行先把重心放在如何协助母亲去“放走”自己的孩子,不要不放心、舍不得;接着探讨为何父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去协助妻子教育孩子;还可把治疗的重点移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上,或是夫妻之间的情感问题上,以便解决因夫妻关系不调,使得妻子把情感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潜意识地希望孩子永远陪伴自己,弥补心理空虚,策略性家庭治疗就是要了解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并制定治疗的先后步骤与策略。
4.分析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心理分析来了解家庭各成员的深层心理与行为动机及亲子关系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了解且改善家庭成员情感上的表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的心理成长。 不管运用何种治疗模式,家庭治疗的进行,从开始到结束,需按下列步骤进行:
(1)开始阶段。在治疗之初,施治者宜将家庭治疗的性质作一简要的解释,说明互相要遵守的原则,以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施治者在治疗早期,要用心让求治者家人接纳自己,并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及改善的方向。
(2)进行阶段。此阶段中,施治者需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协助家人练习改善个人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去处理家庭对行为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阻力,适当地调整家庭“系统”的平衡变化与发展,以避免一些成员变好时,而另一些成员却变得更坏。犹如站在跷跷板上,一边上来,另一边却下去了。
(3)终结阶段。求治者家人要养成自行审察、改进家庭病理行为的能力与习惯,并维持已纠正的行为。施治者宜逐渐把领导权归还给求治者家人,恢复家庭的自然秩序,以便在治疗结束后,家庭仍能维持良好的功能,并继续发展与成熟。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