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闻联播 > 最新资讯 > 精神卫生立法须剔除“权力心理学”魅影
 

精神卫生立法须剔除“权力心理学”魅影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1/8/31   浏览次数:1323  

      6月10日,备受关注的《精神卫生法(草案)》历经26年漫长孕育终艰难面世,国务院法制办就草案向社会开展的首次意见征集7月10日截止,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讨论,另有多家专业机构递交了修改建议书。(《京华时报》7月11日) 究竟什么样的人应该强制收治?

      谁有权力把人送进精神病院?有病没病谁说了算?强制收治属于医学范畴还是司法范畴?围绕“草案”内容,社会各界展开了艰难的博弈。可以明显看出,历经26年孕育方才脱壳而出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仍然远未成熟,它的终极版本势必将经由激烈的民意激荡与试炼而获得塑造。 通过各界的意见表达,“草案”的诸多漏洞已经暴露于人前:诸如“扰乱公共秩序”容易被滥用;采用“危险性标准”存在隐患;监护人权力过大易出现恶果;医生有时候无法认定监护人;医生在认定精神病时权力过大;司法救济机制缺失;“政府投入”形同虚设,等等。

      凡此种种,既表明“草案”远非健全和完善,也预示着意见博弈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如何设置非自愿住院医疗制度,是精神卫生立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方僵持不下难中之难。“权力过大”的阴影,始终伴随着“草案”的有关争议。这里的“权力”不仅指向行政权力,更指向医生的权力,监护人的权力,和司法的权力。应该说,对于各种“权力”的约束,将是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立法行为的毁誉荣辱。 王书亚先生曾说,权力与心理学的结合,构成了现代社会最强势的一种世俗宗教。不受限制的权力,一旦扭曲心理学的标准,对一个人的自由生杀予夺,其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将是令人惊骇的。看看有多少上访者被当作精神病人投入精神病院,我们就知道有多少公共权力假心理学之名行作恶多端之实;看看有多少正常公民因家庭财产纠纷而被监护人投入精神病院,我们就知道亲权一旦灵魂出窍,其作恶的本领一点也不亚于公共权力。 而医生的权力呢?医学判断难道果真是排他性和压倒性的标准吗?谁能保证它永远不会出错?如果一个蹩脚的医学判断,致使一个正常的公民丧失了自决的权利和行动的自由,后者有多少可能像好莱坞电影演绎的那样“飞越疯人院”?这个时候,如果连正义最后的底线——司法救济,也悄无声息的隔岸观火,那么你能想象一个正常公民在“监狱”中的绝望和无助吗?

      在所有的人伦悲剧中,被无端当作“精神病人”可以说是最登峰造极的一种。“精神病人”们,因其“精神病”而自动失去了自我证明的权利,只能像一只待宰羔羊般地接受“权力”的摆布,我想不到还有比这更黑的黑暗,比这更深刻的无力。由此而言,精神卫生立法必须充分保护“精神病人”们自决自愿的权利,他们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强制收治”的专断权力,无可争辩地必须谨守自己的欲望和分寸。 所有可能危及正常公民公民权的所有形式的“权力”,都不能口含天宪、一手遮天。包括政府、医生、监护人、法院在内的相关各方,在认定和处置一个“精神病人”时,权力的行使理应交叉验证和互相制衡。在通往精神病院的道路上,立法层面应层层设卡,唯恐“错治一人”;而在离开精神病院的道路上,却应是一路绿灯,唯恐“留下一个”正常公民,哪怕真的出现“错放”,这也是立法不能更改的原则。因为,精神卫生立法,其实质并非是将中国的精神病人一网打尽,而是妥善的保护公民权。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