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 教师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调适
 

教师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调适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3/12   浏览次数:1501  
学生是社会人,他们的心理时刻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影响。学生在家庭、社会负面影响下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积极能动地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但是当处理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者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果不言而喻。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必须深入探究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以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能够通过高素质的施教群体,去教育、影响被施教者,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不久前我校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具体调查问卷,谈一谈教师存在的部分心理问题,并尝试着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或施教者是教师。当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提出由于种种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导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时,也必须承认,教师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个体的全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不可能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教师,并且,由于教师的阅历更广,思维的独立性更强,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再加上工作压力、家庭负担等,所以在现代社会,教师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紧张、劳累感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教师所要面对的不只是繁重的教学工作。不少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去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或者"我一直都是这样教的" 有些教师常如此说,因而时代的要求和教师原有的认识及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中,由于教师承受着工作及生活方面的各种压力,需要克服诸如学生人数激增、学生问题复杂、"升学"压力、社会及家长的期望与干涉等问题。一部分教师不能将诸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与进修上,当客观要求提高时,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容易转换过来。现在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必须以更高的素质来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本身工作特点、成就动机、进 修压力等因素有关,客观环境不能提供有利的条件,有些教师就难以找出有价值的发展方向与有力资源。教师在教育观念及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势必影响到教育教学实践,必然容易产生紧张和沮丧的情绪体验。

2、不自信、虚荣感强。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是文化价值的代表、道德人格的楷模、引导学生的专家、儿童的保姆、教育机构的成员、社会活动的成员,他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美)威尔逊)。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这"三全"职责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与要求,但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有时难以适应,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很容易出现一种由教师角色的"弥散性质"造成的心理冲突,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使角色扮演者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或完成了哪些工作才算"尽职尽责,责任心越强的教师,这种冲突越突出,时时处处放心不下有关教育学生的这方面的或那方面的事,感到"教师难当"。 3、焦虑、易怒。 社会生活充满矛盾,人际关系有时并不那么和谐,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又不愿同别人交流,日久天长,则易产生孤僻、焦虑的情绪,得不到领导及他人的重视,整日都有"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则心情压抑、忧郁;产生矛盾,遇到不愉快或与他人争吵,要么"迁怒"发泄在不适宜的人、事物上,甚至迁怒于学生,要么则郁闷于心头;至于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引起的"敌对性"心理,也不能说没有。以上种种,在学校环境里可以产生,也可能因家庭生活不和谐而引起。 4、挫折、失落感。 教育实践操作的挫折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传统的教师权威被淡化后,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并发掘学生的自主性,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但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或利益驱动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却日渐淡薄,"学生走出校门就不认老师",不少教师有如此感触,因而造成了教师的感情失落。另外在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下,学生的偏差行为越来越严重,并且这些偏差行为者普遍具有"抗教育"特点,说服教育功效不大,"不可救药"了。由此教师便产生一种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不仅反映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学方面也是如此,教师下了九牛二虎之力,然而自己的努力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不理想,如果学校再搞什么排名次,而排在后面的话,那么成功感是绝对没有的,有的只能是自卑感。至于在教育实践中学生不服管理而出现"顶 牛"现象也时常发生,如果不改进教育方式或不作妥善处理,那么产生"敌对性"心理也很有可能。 学心理,优化人生,家家心理,您永远的朋友...... 报名电话:0539—8303828 2022112
临沂家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 齐鲁心理教育网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