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心理辅导的价值
婚前心理辅导,婚前心理检测等新鲜名词的出现折射出人们对婚姻本身缺乏信心,通过婚姻家庭分析指导师以心理咨询、性格检测等专业方式来反映双方性格中存在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并给予事人一个合理的指引,但现实中进行评估和辅导的人员水平却是良莠不齐,这也许是导致人们对婚前心理辅导还存在一些心理戒备的原因吧。
咨询师遇到这样一个案例:男女双方已经恋爱两年半,现在考虑结婚,但女方称她里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失眠,而且常做一些梦,都是关于与未来的丈夫在争吵,感觉这些是在给她预示自己的婚姻也许会很不幸。同时,他们正在忙于装修房子,白天会经常想到和未婚夫的性格也存在差异,不知道该如何协调关系,最后经过朋友介绍,双方前来咨询。
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先逐渐的通过心理学上的“共情”、“自我开放”等技术让她对自己及未婚夫进行描述,并通过心理测试,对双方的性格特点有了基本把握,随后为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又与他们的两个朋友进行交流,在较为全面掌握后,对他们进行了合理的引导,让他们在看到双方性格互补的同时,也看到了双方需要协调的部分。并指出了女方之所以对婚姻过分的忧虑是源自于其父母婚姻的失败,这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咨询师又针对女方进行单方面辅导,让他对未来的婚姻有了一个合理的期待,并直到男方应该如何帮助对方顺利渡过婚姻焦虑期。结婚后半年回访,他们告诉咨询师双方的感情很好,虽然也会出现小矛盾,但都会处理好,并相信他们肯定会一生相守,而且还认为婚前心理辅导很有必要。
类似上述的案例,我们会经常遇到,但实践中能在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的人数并不普遍,大多数都是真正的遇到婚姻危机,不得以的情况下才来寻求帮助,虽然我们也努力的帮助来访者解决危机,但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白领热衷婚前心理辅导
“草率的婚姻少美满。”莎士比亚曾经如此说道。而今,一度被认为“行事草率”的年轻人,对婚姻却愈加慎重起来。据广东媒体报道,在当地一些心理咨询中心,前去接受“婚前心理检查”的人占到了咨询总人数的两三成,其中以白领居多。那么,在“婚前体检”无人问津的今天,为什么“婚前心理检查”受到如此追捧?
对婚姻越来越理性
所谓“婚前心理检查”,是指准备结婚的男女把相处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由咨询师进行分析,并帮他们解决;如有必要,咨询师还会做一些“人格测试”,让他们更了解彼此的人格特质。
“这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对待婚姻越来越理性。”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婚姻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邸晓兰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一辈的人即使双方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愉快,为了“稳定”,也能强忍下来,“而且他们也很少能接触到心理咨询,自然更想不到婚前来做个检查。”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了,他们既希望婚后生活稳定,而教育和社会宣传又不断强调心理健康对婚姻的重要性,他们自然会向“心理咨询”伸出求助之手。“双方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把心中所想开诚布公地讲出来,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咨询师也能帮他们修正一些婚姻心理的误区。”
“心理健康”是未知数
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婚前生理体检”对于婚姻的幸福与稳定也十分重要,但响应者似乎总是寥寥无几,这与“婚前心理检查”的迅速“走红”形成了鲜明对比。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石林说,“在生理方面,年轻人总认为自己没问题。”的确,在他们眼中,身体如果出了问题,症状显而易见,这又何必在结婚前专门体检一番?
具体到心理方面就不同了。”石林说,“我跟恋人之间出现了种种矛盾,可到底我的心理有没有问题呢?”而且,年轻人经常接受到“现在离婚的人越来越多”的信息,而“性格不合”总是主要原因。“我们两个的性格合适不合适呢?我们之间的某些矛盾是因为性格合不来,还是因为缺乏相处经验?所以他们会去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以避免因为‘性格不合导致婚姻失败’。”
人格测试只是参考
如果我们很相爱,但咨询师说我们性格不合,该怎么办?”很多年轻人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
对此,专家均表示,心理咨询中的人格测试只是一个参考,不能过分信赖。哪两种性格的人最适合结婚、相似性格和互补性格哪个更利于婚姻稳定……这些问题至今仍无定论。“最重要的是,你能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性格,并去尊重和接受对方。千万不能迷信‘一测定终身’。”
专家们同时强调,也许,测试结果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双方在测试的过程中,能敞开心扉,让彼此有更进一步的“撞击”;而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这些撞击出来的火花,也许会让你们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美满。
此外,石林还建议,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也可以买一些有关婚姻的书籍,或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班。“这应该也是有所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