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经典案例 > 重寻旧梦的中年女子
 

重寻旧梦的中年女子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742  

四十二岁的B女士,在被家人带到精神病院时,脸上有着焦虑、慌乱与惶惑的神情。
  她的家人忧心忡忡地说,B女士在四年前突然失踪,家人虽四处寻找,但却音讯全无。最近,好不容易才在离家一千多哩外的R镇找到她,但B女士却好象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似的,连父母、丈夫和儿女都不认识了。她说她从未见过他们,她的名字也不叫B,而是露丝。
  她冷淡地说:「你们一定是认错人了,请你们回去。」但每个以前认识她的人却又都说她明明就是B,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家人只好将她带到精神病院来,寻求医疗帮助。
  
  住院后,病人仍坚持说她是露丝,而且向医护人员威胁:如果他们不让她回到R镇的家,她就要控告医院和那些「自称是她家人的人」共谋非法居留。
  医师相信她家人的话,但也相信病人并非在故意说谎伪装,而是有什么奇特的心理创伤,才使她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基于这种认识,医护人员像接纳一个朋友般真诚地对待她,由于这种真诚,而使B女士慢慢对他们产生了好感和信赖,最后同意进行催眠等各种帮助记忆恢复的方法。在点点滴滴的累积、拼凑下,医师终于获得她如下的辛酸病史:
  
  B女士来自一个具有狂热宗教信仰的家庭,父母虽然都在福音教堂里担任职务,但却非表里如一的「好人」。他们只是勉力维持着道德的门面,私下却经常彼此愤怒地指责对方不贞,因此,B在小小年纪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更不幸的是,貌合神离的父母常将他们相互的敌意一股脑儿发泄在她身上,使她在禁制而又暴虐的教养方式中,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
  在苦闷的孤单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她的姊姊。她从小就跟姊姊很好,两人在不幸的环境中相濡以沫,始有一些难得的安全与慰藉。但令人扼腕的是,姊姊在她十七岁时突然过世,仿佛失去了人生唯一的支柱,她陷入了极度的哀愁与沮丧中,过了一年都无法复原。
  高中毕业后,在父母的安排与命令下,她进入位于R镇的某学院攻读,准备将来从事传教的工作。在大二时,机缘凑巧,她和一个迷人、温馨而又有才华的女孩同住一间寝室?这个女孩的名字就叫做露丝??br />   露丝很热情而开朗地接纳她,并一步一步地引导她进入另一个崭新的世界,培养新的兴趣,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也鼓励她发挥以前被忽略的才华――露丝说她有音乐天分,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钢琴家。
  B很喜欢露丝,也很感激露丝,她对露丝就像对逝去的姊姊般。同时也因为露丝的友谊,而使她过了一段颇为快乐的青春时光,这种快乐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当她念到大三时,露丝和一位年轻的牙医师订婚。露丝经常邀B和他们一旅行(顺便充当保护性的女伴),而她也乐得奉陪。但就在这种青春之旅中,B竟不由自己地「疯狂爱上」那位牙医师。她嫉妒露丝,看着他俩卿卿我我的情景,B只能对自己没有希望的爱暗自感伤与悲泣。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位牙医师对害羞、笨拙而又紧张的B当然是了无爱意,他不久就和露丝结婚,两人到加拿大共筑爱巢。虽然明知会有这种结果,但B仍深受打击,而变得极度忧郁,竟至辍学返家,不过并未向父母透露她的心事。在父母的坚持下,她又重返学院,取得学位后,又进入海外传教的预备学校。
  
  在完成最后的学业后,经由父母的安排,她和一个传教士缔结了没有爱情的婚姻,随后即远赴缅甸和中国,在那里度过六年并不快乐的海外传教生活。最后,夫妻和两个孩子又回到美国,定居在中西部某个小镇的牧师公馆里。
  当丈夫越来越专注于教会的工作后,她也越来越无法忍受牧师太太呆板无趣的生活。特别是小镇的民风保守,连电影和通俗音乐等娱乐都受到禁止,更令她感到窒息。就在这段期间,她开始耽溺在过去的回忆里――一再地回味、反刍大学头两年和露丝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在她的白日梦里,这段人生成了满足她一切幻想的泉源。
  在她三十七岁时,自己最钟爱的小儿子突然病故。晴天霹雳,也使她累积多年的不满和失望一下子爆发开来,在儿子去世的翌日,她即不告而别,离家出走。丈夫及家人虽四处打听、寻找,但都毫无音讯。
  
  在医师的耐心治疗下,B女士慢慢回想起她离家之后的行踪:在四处徘徊、游荡后,她最后终于来到了R镇,也就是她年轻时候生活过的大学城。
  但在抵达R镇后,她对自己的真实身份及过去生活都已经失去了意识的记忆,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名叫露丝的女孩。于是,她开始以露丝之名在R镇定居下来,靠弹钢琴及教钢琴谋生。这种生活相当惬意而且成功,不到两年,她就成为当地一所音乐学校的指挥。也许是出于一种奇妙的直觉,她只挑选不会对她的过去感到好奇的人做朋友,而她的过去也日渐成为一段神秘的空白。最后,她终于在R镇建立了个新的社会身份,不再需要对人生有所回顾。
  就这样,B变成了露丝,在R镇生活了四年。直到有一天,也许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命运,一个少女时代的旧识终于认出了她,这位旧识是B大学时代的朋友,她不仅认识B,也认识露丝。当对方做这种指认时,B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满头雾水,她以令人无可置疑的真诚说:「我是露丝,不是B,你一定认错人了!」
  但她明明就是B。最后,她的丈夫及家人闻讯赶至,而发生了我们在故事开头所说的情景。
  B的丈夫在了解太太的心事后,出乎意料地表现得相当体谅与合作,在妻子出院后,他为她提供较充实的生活内涵与较活泼的生活气氛,而B也因环境的改变,而有了相当不错的调适。
 
解说
 
这个真实的故事活像一部凄美的电影。  
从精神医学的观点来看,本档案属于「解离型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中的「心因性神游」(psychogenic fugue)。

什么是「心因性神游」?

  「心因性神游」的特征是患者在某种心理压力下,会突然产生意识解离而离家出走,通常是游荡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一去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在这种状态中,他完全忘记自己过去的一切。
  患者和「心因约且渖ナА棺畲蟮牟煌?点是他「不知道」自己丧失了记忆,而且经常以一种新的身份和生活形态在社会上生活,其言行举止在外人看来无异于常人,而他通常也不会做出象征过去创伤经验的行为??br />   多数「心因性神游」的患者,有一天会仿佛「大梦乍醒」般,一下子又回复过去身份时的一切记忆,同时忘怀以新身份所经验的一切,而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置身何处」。本档案中的B似乎比较特殊,她以露丝的身份在R镇度过了四年漫长的岁月,若不是被昔日旧识认出来,她是否不会「醒来」,而继续以新身份终老R镇,恐怕将永远是个谜。  
  这种漫长的神游,通常有维系它的心理动因。B在化身为露丝后,由「不快乐的牧师太太」变成了「成功的艺术家」,不仅可以逃避痛苦,更在复苏的往日情怀中,使荒芜的心灵获得滋润,这也许就是她「继续神游」的主因。

丈夫宜「哀矜而勿怒」

  「心因性神游」跟我们后面要谈的「双重人格」稍有不同。「心因性神游」的患者虽然也有两种人格型态(譬如B与露丝),但这两种人格型态并不像「双重人格」那样南辕北辙,而且其人格的互换也不像「双重人格」那样频繁。通常是由A人格转变成B人格状态,然后再由B人格回复成A人格状态而已。本档案中的「露丝」更是被迫而回复原来的身份,而她在「露丝」的人格状态中,除了重拾以前的钢琴旧梦外,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仅没有再婚,也没有任何性活动,仍保有B的道德观。
  当医师将B的辛酸病史和她的心事告诉B的丈夫后,她丈夫似乎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床头人,他「哀矜而勿怒」地提供给妻子较充实的生活内与较活泼的生活气氛,证明他其实是「深爱」着妻子的,只是以前一直爱得不够「深入」,「深」到能进入妻子的「梦」中。
每一个人都有无法兑现或难以挽回的「旧梦」,重寻旧梦也许有很多方式,而B这种方式似乎是令人感伤,但却也暗含某些人生真谛的方式。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