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恋爱情感 > 情感障碍 > 情感障碍的症状
 

情感障碍的症状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5/7/17   浏览次数:833  

 临床上常见的情感障碍

  1.病理性优势情感(morbid dominant affect) 系指患者精神活动中占优势地位的病理情绪状态。其强度和持续时间与现实环境不相适应。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欣快症(euphoria):患者觉得十分满意,常怀有幸福、喜悦的内心体验,并认为这是有生以来最欢乐的时刻,对一切均无忧无虑,但却说不清高兴的原因。患者常有智能障碍,伴有呆板、愚蠢、幼稚、诙谐和单调刻板的表现,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有的患者伴有轻度兴奋及开玩笑的行为,称为诙谐性欣快。可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恐惧(tear):轻者表现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重者奔走喊叫或逃离令其恐怖的场所。见于伴有严重幻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也可见器质性精神障碍。

  (3)焦虑(anxiety):患者在缺乏明显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出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定、措手顿足、精神十分紧张的状态。常伴有心悸、出汗、胸闷、四肢发冷和震颤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严重者可有惊恐发作(paaic attack)。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有焦虑情绪,但这种焦虑多有明确的原因,如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担心、严重的静坐不能等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等。

  (4)情感高涨或低落(elation or affective depressio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情特别畅快,自我评价过高。言语活动增多等。或患者自我感觉不良,心情忧伤,愁眉不展,言语减少,动作迟缓,缺乏活力,自我评价过低等。较常见于心境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时可见到情感低落的情况。

  情绪低落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常见的症状,国外一般报道分裂症病人中超过25%存在抑郁症状.国内汪波、陈一郡等报告分裂症病人中,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4.44%、43.2%。分裂症后抑郁的发病率不确切,据估计大约是25%左右.文献中从7%到70%均有报告。但至今仍认识不足、治疗不够。纵观精神科的历史,精神病学家对此类症状一直很重视。Kraepelin用情感症状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来区分早发性痴呆与躁狂抑郁症,还认识到抑郁作为一种症状在分裂症中的重要性,并认为伴有严重抑郁的分裂症是该病的一组亚型。Mayer Cross强词绝望是常常出现在急性精神病阶段的一种心理反应。Bieuler认为抑郁是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有很多不同的诊断,包括分裂症后抑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抑郁、对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一种心理反应,排除所有这些后,抑郁则更可能是分裂症本身病程的一部分。

  精神分裂症中抑郁的发生原因还不是很蒲楚。Roy等曾报告早期丧失父母与分裂症后抑郁相关;Subotnik等则报告分裂症后抑郁与阳性情感障碍家旗史有关。近年研究发现抑郁症状还和注意缺陷有关,提示前额叶功能损害。有报告发现患者双侧颞叶增大,也可能一侧缩小,这些发现以及神经生物学的证据类似于抑郁症本身的研究发现,为澄清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情感诱发障碍 是情感始动功能失调,即患者在受到现实刺激时,情感扳易诱发或诱发困难。对各种刺激无动于衷。

  (1)易激惹(irritability):患者情感极易诱发。遇到轻微刺激即可产生短暂而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暴怒发作。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2)病理性激情(empathema insane):为一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伴有意识障碍或意识范围狭窄。在病理性激情状态下,患者可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癫痫等。

  病理性激情需与情感爆发(emotional outburst)相鉴别。后者是一种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障碍。患者表现哭笑无常、叫喊吵骂、伤人、毁物等。患者有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或满地滚爬,有时则有兴高采烈,载歌载舞,手舞足蹈,狂笑不已。整个临床表现杂乱无章,变化较大,多有明显的精神诱因。患者对周围情况的感知并无障碍,意识也颇清楚.严重时可有轻度的意识障碍。其主要特点是呈发作性,发作的时间短暂,富于表演性,暗示性高,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3)情感迟钝(emotional blunting):指患者对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却表现较平淡,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多是较为细腻的情感逐渐消失。如患者对亲人不体贴,对同事不关心,对工作不认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某些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情感淡漠。

  (4)情感淡漠(apathy):患者对与自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如生离死别或久别重逢等无动于衷,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面部表情不活跃或缺乏,终日淡漠无欲,对亲人冷淡。处于一种无情感状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与器质性精神障碍。与情感淡漠相反的是情感脆弱(emotional fragility),后者指一般在细微的外界刺激甚至并无十分明显的外因影响下,患者的情感容易引起波动,反应迅速,有时也较强烈,常因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兴奋激动或伤心流泪,无法克制。多见于癔症、神经衰弱或脑血管病患者。

  (5)心境恶劣(dyathymia):在精神病理的基础上,无任何外界原因和内心因素而突然出现不满、紧张、委屈、伤感、愠怒、易激动的心情和攻击行为。常见于癫痫、颅脑外伤等器质性精神障碍,亦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病态人格及神经症。

  (6)强制性哭笑(spontaneous crying and laughter):这是一类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在既无任何外界诱因,又无相应的内心体验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或带有强制性的哭或笑,往往伴有奇特、愚蠢的面部表情。

  3.情感协调性障碍 为一类患者内心体验与外界环境刺激及其面部表情互不协调,或内心体验白相矛盾的情感障碍。

  (1)情感倒错(parathmia):是指患者认知过程和情感活动之间丧失其协调一致性,即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符。如患者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却号啕大哭,而遇到令人悲伤的事情却喜笑颜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表情倒错(praraimia):这是指患者情感体验与表情不相协调的情况。如患者号啕大哭时内心不悲伤,而喜笑颜开时内心极其痛苦。见于精神分裂症。

  (3)矛盾情感(ambivalence):患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件事情体验到两种完全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感。这是一类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特征性意义的症状。例如患者对其亲人既是爱又是恨,既喜欢又讨厌,但患者对此不自觉又不能加以分析和批判,安之若素.并不因此而感到焦虑和痛苦。

  4.情感退化是指患者的情感变得及其简单幼稚或衰退。

  (1)情感衰退(emotional deterioration):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患者对任何事物丧失了应有的内心体验及发自内心的表情,终日带着傻笑,常伴有孤独、退缩、思维空洞贫乏等。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与器质性痴呆患者。

  (2)情感幼稚(emotional infantility):指情感退化到童年较原始的水平。情感反应易受影响而缺乏节制。面部表情幼稚,喜悦易喜形于色。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和痴呆。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