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疗法 > 家庭 > 家庭治疗中的家庭作业技术
 

家庭治疗中的家庭作业技术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10/5   浏览次数:1073  

 

系统式家庭治疗中的家庭作业技术

 

    家庭作业是系统式治疗中最常用技术之一。在2007-2011年我博士论文《对中国系统家庭治疗操作模式的研究》研究期间,对大陆地区一批著名家庭治疗专家的治疗录像进行了逐句分析,回顾了一些常用的家庭作业技术。现把总结结果与各位同道分享,其中不免有一些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1. 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治疗师应当秉持“中立”的态度,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引入适当的干预,激活家庭系统的资源,触发家庭系统调整和改变的扳机,然后让家庭通过自组织去重新寻找新的方向和关系模式。换句话说,治疗师是一个“催化剂”(此处比喻为催化剂可能也不太合适,因为催化剂在催生化学反应后本身不会改变,但治疗师在与家庭工作后难免自身不被扰动)或者“搅局者”,他无需告诉家庭如何做,谁对谁错,只需要帮助家庭看到他们自己的动力和关系,并稍微的“捅”家庭一下就可以了,让他们动起来即可。因此,治疗师能在1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做的事情其实非常有限,而通过家庭治作业可以把治疗室内的评估、干预和扰动效应延续到治疗室以外,延续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触发家庭自发的改变。请注意,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不只是干预和扰动,还有评估的作用。
    2.常用的家庭作业、应用情境和目的
    (1)单双日作业
    介绍:这是一种行为作业和试验,家庭成员被要求回到家后交替性的按照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生活和互动。其中一种方式被认为是功能不良的,而另外一种则是被认为合适和正常的。与此同时,要求成员注意观察和记录在上述两种情境下彼此的行为表现及差异。
    应用情境:当家庭沉浸于目前僵化的互动模式中不愿改变,或者无法看到其他可能性时。
    目的:1)该作业本身是一个暗示,提醒家庭可以选择与目前不同的行为。2) 促使家庭对两种截然相反生活方式进行体会和比较,进而帮助其对原有的功能不良的行为或互动模式产生领悟,并自行选择改变的方向。3)帮助治疗师评估家庭到底有多少改变的弹性。
    举例:来了一位“唠叨”的妈妈和“退缩”的爸爸,以及一位被三角化,为父母的婚姻矛盾买单的带有强迫症状的儿子。那么可以告诉家庭一周7天里选三天,这三天里妈妈不再“唠叨”,爸爸不再“退缩”,儿子不需要参与和调节父母的争吵。另外三天则要求家庭成员保持原状。余下的一天留给家庭成员自己选择相处方式。
    (2)记红帐
    介绍:家庭成员在回家后各自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偷偷记录其他成员取得的进步及优点(可给出明确的数量要求),并且在准备记录他人变化前需要故意提醒将被记录的那个人,但是却不向其透露他/她的哪些行为会被记录了下来。如果家庭表示彼此毫无优点可言,可建议他们从布置作业开始就尝试发展一些新的优点。到下一次治疗面谈时在治疗室中当着所有成员的面公开记录的结果。
    应用情境:当家庭过度关注IP或者彼此的缺点和症状时,可尝试应用该作业。不过建议在治疗访谈中给每位成员一定的时间诉说他们的困难,不让他们吐槽个够,家庭可能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建议。
    目的:一方面促进家庭成员注意力重新分配,对病态过分关注,以致不再注意其功能良好的方面。另一方面则意在诱导IP 做出合意的行为,使之有“立功受奖”的机会。再者,暗示家庭成员他们并非一无是处。
    举例:“另外还有一个作业,你们俩治疗结束后出去到文具店里各自买个小红本子,回家后记对方的优点、长处。准备记之前记得要故意提醒对方一下,告诉他:‘喂,我要开始记你了,你注意点。’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以内起码要记对方十条优点和进步的地方。要是你们觉得实在没有什么进步,那就自己去现做一些事情,然后记下来。下次再的时候,拿着你们记的小本子来。怎么样?
    (3)水枪射击和橡皮筋游戏
    介绍:嘱家庭在治疗结束回家后,准备水枪或橡皮筋,当某位或某几位成员再次出现的某些不合意行为时,其他成员就用水枪或橡皮筋射击“犯规”的成员,以示惩戒。注意对不合意行为的界定最好比较清晰和具体。比如,不要说“爸爸烦你的时候”,而是说“爸爸唠叨超过10分钟”。
    应用情境:家庭固着于某种功能不良的互动循环,成员表现出某种破坏性的重复行为模式时。比如父母过度保护,过于唠叨时;孩子无理取闹,无视父母权威时。
    目的:利用这种有趣的,看似游戏的方式,促使成员自发地回避“问题”行为。此外,可以在观念层面上给予家庭冲击,暗示某些行为可能是不适当的,需要减少。并且暗示执行的成员,ta有权力对其他人的不适当行为产生影响。

    举例:“你们一会儿回去之后,就到玩具店里买几把水枪,一人一把,(对孩子)要是妈妈对你唠叨的时间超过5 分钟,你就拿水枪照着她的脑门儿,这样‘嗖’地来一枪。(转向妈妈)你也一样,要是她(孩子)再无理取闹,你也给她一枪。
    (4)书信、电邮或电话作业
邀请家庭在会谈结束一段时间后写信、电子邮件或是打电话给治疗师,告知最近的好的变化与进展(可以对罗列的变化数目提出具体要求)。此外,也可以邀请家庭在与治疗师约定的时间点,做出某一决定或行为。
    一般用在治疗师和家庭不在同一城市的情况下,或是治疗准备暂时告一段落时。这是一种治疗关系和干预效果在访谈室之外的延续,帮助治疗师在访谈结束后继续对家庭进行评估和干预,诱使家庭回去后自发地发生变化。比如,请一对夫妻在访谈暂停后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半年分别写邮件给治疗师,反映对方和自己的5个进步之处,在治疗师做出回复后夫妻彼此交换信件。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为家庭设置一个仪式性的时间点,推动其做出改变或抉择。比如,提议一名被三角化的高中生在18岁生日时写一份“昭告天下”的信,发给父母和治疗师,告知自己是准备继续牺牲自己保护父母濒临破裂的婚姻,还是决定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让父母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5)仪式
    仪式带有很强的暗示性以及在无意识层面塑造人类行为的作用。家庭治疗师常会布置一些与来访家庭的人际关系紧密相关的仪式,这些仪式意味深长,极具暗示性,直接指向家庭成员沟通的元层面(即关系模式层面)比如,面对一个习惯于以过度的情绪进行沟通的家庭,邀请他们每周选一个晚上举行家庭会议,在会上家人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沟通;又例如,建议一名被躯体化症状折磨多年的来访者在生日派对时邀请所有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在派对上宣布,告诉大家自己是选择继续当病人,享受症状所带来的“好处”,还是决定从此告别诊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或者,建议一位流产后的女性来访者,在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间可以与其商议决定)举行一场告别仪式,与她流产的孩子告别。或是建议与父母关系过于纠结的一对小夫妻,每逢周末留出一天时间一起外出游玩。(关于仪式的内容可以写N本书,有兴趣的同道可以参考Evan Imber-Black的相关著作)。
    (6)悖论处方
    悖论处方比较复杂,之后我会有单独的文章具体介绍。
    3. 一些建议和想法
    (1)有目的地布置作业。
    我们关注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的理念和目的。不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作业永远是为家庭和治疗服务,如果评估发现不需要布置作业,那也不是什么问题。
    (2)作业最好有一定趣味性和弹性。
    别让家庭觉得做作业像上刑一样,那就没啥意思了。
    (3)以良好治疗关系和信任为前提,循序渐进。
    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心理治疗的铁律。另外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布置很刺激的作业,从小剂量开始比较安全。当然如果有同行觉得自己武力值够高hold得住,那你开始就来比较刺激的也行。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