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心理 > 厌学逃学 > 自卑、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 |
摘要:本文是一例中学生自卑、厌学的心理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自卑、厌学的心理导致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不适。我们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放松训练、游戏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近六次咨询后,来访者的行为,心态好转,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自卑、厌学,人际交往障碍,合理情绪疗法,谈话法。
一、一般资料
王某,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体态正常,五官端正,皮肤偏黑,衣着干净朴素。无重大疾病史。城镇户口,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做小本生意,很少与王某进行情感交流,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王某。王某为家中长女,经常要做家务活,有两个妹妹,都与王某感情不好。在学校,王某朋友很少,极少与同学说话。经老师反映王某自卑羞涩,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有严重的厌学情绪。王某本人也意识到这点,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让自己有所改变。
二、主诉
心情压抑,不想学习,打算初中毕业后去打工。只有两个较亲密的朋友,朋友都很漂亮而自己其貌不扬,感觉很自卑。两个朋友最近发生矛盾,让自己感觉很为难苦恼。前一段时间父亲大病一场,动了手术,现在脾气越来越暴躁,感觉家里气氛沉闷,妹妹有时候吵吵闹闹更让人心烦。平时喜欢看电视,用手机QQ聊天,画漫画,网络小说.
来访者自述:从我小时候起父母就总是忙着做他们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和我说话聊天。以前我天天要做家务,家里洗衣做饭还有照顾妹妹都是我的任务,最近妈妈没有出去做事了,我才不要做饭了。前一段时间爸爸生病了,爸爸的脾气总是很暴躁,我小时候经常打我,他总是和妈妈吵架,妈妈性情温和,总是受欺负。他们吵架的时间,我不是站在妈妈那一边就是装作不知道。我们在家里一般都不说话的,吃完饭就在那儿看电视,不过妹妹总是很吵,有时候打打闹闹的让我很讨厌,当我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打她们。我和妹妹们关系不好,她们两关系比较好。我在学校里也没什么朋友,有两个玩得比较好的,最近她们吵架了,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要么与另一个绝交,要么与她绝交。有一次她看到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在一起,就对我横眉冷对。她们两都长得很漂亮,很会打扮,还化妆,其中一个有男朋友。和她们在一起我觉得小个丑小鸭,有点自卑。我想多交一些朋友,可是不知道要怎么办,感觉别人聊天的时候我都插不上话。我自己赚钱买了一个手机,我喜欢用手机聊QQ。感觉上课越来越听不懂了,听得很没劲,特别是数学和物理课。这一学期不想来上课的,但朋友劝我来,爸爸也把我送到学校一次,希望我读完初中,我就来报名了。我坐在第二排,不想听课时我会画画或聊QQ,看网络小说,我的桌子上有几张画,都是上课的时候画的。以前学习成绩还好,现在退步了,我不想读书了,可是我想多交一些朋友,让自己更开朗一些。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任课老师反映:王某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动作扭捏,很少与其他学生聊天玩耍。其他学生一下课就吵吵闹闹,玩得很开心,而王某总是一个人呆着。交往的圈子也很小,就一两个朋友,感觉人际交往方面有些障碍。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父亲又生病,平时还要照顾妹妹,这可能导致了她的自卑。上课总是不听课,玩手机,最近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有时候找她谈话,想帮帮她,她总是会误解老师的意思,不知道是理解能力不强,还是一种自我防卫。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王某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家庭成员关系不是很好,缺乏沟通交流,父母很少满足她较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朋友比较少,个性内向,自卑,在与朋友交往中很被动,但渴望被接纳、被关注,希望扩大人际交往圈。以前学习成绩不错,现在有所退步,厌学。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来访者的称述、对其观察和调查了解,判断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厌学、人际交往障碍。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
1、对家庭关系不满意,与家人缺乏感情交流。
2、上课无精打采,学习动机不强,应付式完成作业,沉迷网络小说与QQ聊天。
3、沉默寡言,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胆怯和被动,不会拒绝和反驳他人。
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必定来自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小父母没有给王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长期忙于工作,对王某缺乏关心和教育,常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打骂王某,使得亲子关系疏离。王某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严重的狭隘性,对自己的认识过于负面,自我效能感很低,这些都与王某在发展这些认知的关键时期父母没有给与积极正确的引导有关。由于长期的自我否定以及父母没能给与某些物质方面的满足而导致王某自卑的形成。王某的朋友少,交际圈狭窄,朋友都比较叛逆,早恋、沉溺于网络、思想悲观、对学习不屑一顾,相约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这对沉默寡言,在朋友圈中扮演一个听者角色,不够有主见的王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父母对其学习也很少过问,从而使以前学习成绩还可以的王某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李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学生并无此典型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来访者虽然表现出一定焦虑症状,但却是胆怯心理引起的伴发症状,因此可排除焦虑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过同来访者及其老师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引导王某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通过自信训练提高自我效能感,克服自卑。
2、学会理解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体会家庭温暖,消除对家的负面认识。
3、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主动结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说“不”。
4、消除厌学情绪,增强学习动力。
咨询目标符合如下七个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性。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和家庭,主动与父母谈心;尝试主动与不熟的同学聊天、玩耍,扩大交往圈子,减少对QQ的依赖性;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
终极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其潜能,促进其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采用的咨询方案与适用原理
经过与来访者协商,决定让来访者参加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游戏辅导相结合的咨询方案。
首先进行个体心理咨询,通过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自信训练、合理的生活指导,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客观的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克服自卑,理解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消除厌学情绪。再通过团体游戏给王某提供一个结交朋友的平台,扩大人际交往圈,提高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强调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合理情绪疗法的关键在意找出并改变不合理信念,通过形成合理信念来调节情绪和改变不良行为。
2、正确使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同来访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明确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3、 咨询时间
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共计咨询6次左右,具体次数和时间安排视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2012/4/10
本次咨询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4、作出初步评估诊断。
方法:会谈法、合理生活指导
对来访者印象记录:
第一次咨询的地点在五中的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由她的老师带进来,进来时她低着头,眼神飘忽不定,手不停的抚摸头发,显得有些紧张、惘然、缺乏自信。会谈刚开始时,来访者神情紧张,惜字如金,在咨询员的努力下,来访者才逐渐打开心扉,露出笑容,说话变得自然。
小结:
本次咨询还算成功,虽然中间有进行不顺利的地方,但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咨询目标: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了解到了来访者交友、学习、爱好、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和过去的一些经历。综合从来访者老师和来访者本人那儿的到的信息,小组成员讨论过后诊断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有:厌学、自卑、人际交往障碍。
第二次2012/4/17
本次咨询目标:
1、加深咨访关系
2、深入对来访者家庭的了解,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找出自卑原因。
3、通过自信训练提高自信,逐步克服自卑。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自信训练
咨询印象记录:
这次咨询在来访者班主任的办公室进行,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后,来访者面带微笑来到办公室,这次她的神情明显比上星期第一次见到我时活泼,见到我时冲我笑笑,然后自己找椅子坐下来等待咨询开始。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经历了比较明显的情绪变化,在说到父母时忍不住哭了。待情绪平静后,在我的引导下,王某对家庭和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经过自信训练后,王某面带微笑的结束了本次咨询。
作业:
1、 回家主动和家人(特别是爸爸)聊天,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2、 每天起床之后和睡觉之前喊或念咨询员给的“自信语录”。
小结:
本次咨询敞开心扉的谈了来访者的家庭情况,让来访者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父亲和家庭经济情况,并学会坦然面对。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自信训练提高自信心。加深了咨访关系。有尝试着用合理情绪疗法,但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体现得不够明显。
第三次2012/4/23
本次咨询目标:
1、强化她表现出的自信的行为。
2、阶段性效果评估
3、克服厌学心理。
方法:会谈法
咨询印象记录:
这次咨询王某带着笑容走进办公室,见到我时就叫我姐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她今天的精神状态比较好。不过相对于咨询员,电脑更具吸引力,行为比以前大胆。和咨询员打过招呼后就用老师的电脑登QQ,QQ是她打发课余时间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作业:上课不玩手机,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至少回答一次问题。
小结:
通过这次表现可以看出来访者在有意识的提高自信,说明上次咨询目标基本完成了。对于厌学,虽然说了很多,来访者也认同了咨询员的观点,接受了咨询员的建议,但这种认同让咨询员觉得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具体结果如何,还要看她接下来的表现。
第四次2012/5/2
本次咨询目标:
1、上阶段咨询效果评估
2、巩固咨询效果
3、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方法:会谈法
咨询印象记录:
走进咨询室时来访者神情举止比较轻松,见到咨询员依然叫姐姐。咨询过程就像朋友聊天,气氛比前几次更加轻松自然。
小结:
这次主要聊的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通过来访者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她在努力提高自信使自己开朗。这也说明几次咨询累积下来,来访者的人际交往主动性方面的确得到了改善,但厌学情绪还是没有消除。
第五次2012/5/8
本次咨询目标:
1、强化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的主动性
2、组织团体游戏,为王某提供交友平台,检验咨询效果
3、准备结束咨询
方法:团体游戏,网络咨询法
八、咨询效果评价
1、王某的评价:和家人的关系有所改善;对自己的认识更客观准确,比以前有自信了;会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熟的人甚至陌生人相处;要有自己的主见,与朋友相处要更主动。
2、王某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上课学习基本正常;和周围的同学有更多来往;精神面貌比较好;与父母有更多的沟通。
3、老师评价:精神状态好了,与同学有更多的互动
4、咨询师评价:咨询目标部分完成。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和家庭,主动与父母谈心;能够主动与不熟的同学聊天、玩耍,扩大交往圈子;但学习依旧缺乏动力。咨询过程条理清晰、步骤完整,每一次咨询具有独立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咨询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符合循序渐进、步步提高的咨询要求。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