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障碍 > 自杀 > 青少年自杀心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
(一)自杀心理的表现及其类型
自杀心理大致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
1、心理满足型。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是幼稚型自杀。如宝鸡市有两个少年儿童,看了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认为从高处跳下去可以“成仙”,就从六层楼房上跳下自杀了。
二是诱惑型自杀。如刘影、陈果等人受“法轮功”的诱惑,到天安门广场自焚。
三是赌气型自杀。如某少女因嫌其母亲过分的唠叨和过严的管教,向母亲示威赌气而自杀。河南省马振扶中学学生张玉芹,考外语时在试卷上写道:“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懂ABC,照样能接革命班,还能埋葬帝修反。”老师批评了她,她一赌气就跳了水塘。
2、心理解脱型。这也有三种表现:
一是厌世型自杀。如某地一个17岁青年,因患白血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本人身体痛苦不堪,他就吞食了过量的安眠药而自杀。
二是绝望型自杀。某地一少妇因其丈夫染上了赌博恶习,竟将妻子当作赌资输与他人,少妇在绝望中愤然服毒自杀。
三是逃避型自杀。如有人经商做生意或玩股失败,为了逃避债务而自杀,有些赌徒为了逃避人们的谴责而自杀。
由上所述,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大多存在这样几种心理:
解脱心理——以为死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压力;要挟心理——想用自杀来发泄不满,补偿失去的自尊心或吓唬别人,从而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注意;抗议心理——想以死来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抗争。在上述自杀心理中,前两种心理是青少年自杀中较常见的。
(二)青少年自杀心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自杀心理的原因不仅有内部原因(如个性脆弱、模仿心理、精神疾患),也有外部原因(如挫折和失败、家庭矛盾、失恋和失身等)。
先说说内因。无论外部的条件有多么恶劣,也无论青少年自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归纳起来,引起青少年自杀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的折磨。在自杀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
2、自身性格上的弱点。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走极端,看问题绝对化,一旦遇到点儿挫折打击,便觉得承受不了。有的青少年性格过分内向,甚至有些忧郁。有这种性格的人多爱钻牛角尖、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便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这些性格上的弱点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内在因素。
3、有严重精神病。医学上认为,大约有72%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情绪恶劣或有非理性狂乱冲动,抑郁症患者自杀率约为15%,研究表明36%的自杀者是精神病患者。
4、有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使少年心理不健康,最终引发自杀。
除上述内在原因之外,还有纷繁复杂的外因,可造成自杀的悲剧。导致自杀的外部原因难以尽述,现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僵化。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她)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痛苦、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
2.得不到家庭温暖。父母不和、吵架离婚,或是偏爱某一个孩子,都易使青少年产生自卑、愤恨心理。如果这时候再遇到挫折打击,无疑等于雪上加霜,最后产生厌世心理。
3.意外的挫折和打击。失恋,考试失败、受坏人恫吓,丢失了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青少年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三)青少年自杀心理的预防
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黑格尔语),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愚蠢行为。但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家庭、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
1、解除家庭矛盾和压力。家庭的矛盾和压力可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如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等。有人研究认为,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是同龄人的九倍。
2、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关数据表明,青少年自杀率目前全世界呈增长趋势。我国平均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青少年自杀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危机干预。帮助患者解除心理矛盾,多给予鼓励,使其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
3、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青少年应学习掌握一些宣泄不良情绪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遭受了挫折,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方法、手段,再作尝试;也可以暂时放弃当前目标,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苦闷、痛苦、失望达到极点后,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而采取的一种“消极”手段。自杀心理是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有人将此称为自杀先兆。自杀心理先兆是一种极端亢奋的状态,它表现为一种疯狂的宣泄行为,一般分为身心反应和“动作化”倾向两个阶段。怀自杀心理的人常常表现紧张不安或不悦,生理上也有诸如头痛、恶心、呼吸短促、手脚发麻等反应。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因而自杀者往往亦有过强的情绪冲动。自杀的心理过程一般为:挫折→→虚无感→→对现实冷化曲解→→绝望→→自杀强迫意念→→产生自杀行为。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