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十几年了,陈逸芸一直和同学很少联系。上周,意外接到班长何敏华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周四有个同学聚会,希望她能够参加。也就是在那一天,她才重新和同学们见面。十几年的光阴过去了,陈逸芸在每个同学的脸上都看到不小的变化。当然,她也知道,别人看自己,也是同样的。
何敏华整晚都在会场上忙碌,有时候陈逸芸看到她忙不过来,也主动帮些小忙,比如带领迟来的同学就座,布置场地什么的。何敏华还是像过去一样优秀、能干。在闲聊中,陈逸芸得知她在一间贸易公司做财务总监。陈逸芸对她就就职的那间公司由耳闻,那是一间上市公司。何敏华能够坐到这样的位置,她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她一直知道何敏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校的时候,两个人其实并不亲密。何敏华是那种锋芒些露的人,身边总是围绕着一大堆的追求者,而陈逸芸则很内敛低调,两个优秀的人,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过结,但是私底下却各自把对方当成对手,暗自较劲。
聚会结束之后,陈逸芸没有立刻就跟着其他的同学走了,而是继续留下来帮助何敏华善后。就这一点来说,她对自己都觉得诧异,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她的责任感增加了很多,不再觉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不相关了。
结账之后,何敏华提出要送陈逸芸回家,她没有拒绝。一来时间也不早了,二来嘛,她觉得大家那么久没有见面了,有机会聊聊天,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回家的车上,何敏华一扫刚才的干练,显得疲惫不堪的样子,反倒是陈逸芸看起来神采奕奕。何敏华从后视镜里看看陈逸芸,对她说:“没有想到十几年不见,你还是那么漂亮啊。”
陈逸芸笑了,说:“你还不是一样,今晚全场最受人瞩目的就是你了。”何敏华皱着眉,叹了一口气,说:“表面的风光,要来有什么用?”陈逸芸转头看着她,不解地说:“为何这样说呢?”何敏华又叹了一口气,说:“一言难尽啊,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陈逸芸点点头,表示理解,也不再追问。
何敏华说:“说真的,以前倒是不觉得你有安全感,但是今天你一直在我身边帮助我,我真觉得心里踏实不少。可是今天大家都累了,要不然我们可以坐下来聊聊天。”
陈逸芸说:“我们都住在这个城市,要见面很容易,有时间打电话给我就行了。” 周五下班前,陈逸芸接到何敏华的电话,说自己最近比较心烦,想和她聊聊天。因为两个人住得并不远,于是陈逸芸让她周六到家里小坐。
周六上午十点左右,何敏华依时赴约。陈逸芸接待她到客厅坐定,自己到厨房去准备茶水。陈逸芸端着茶杯出来,看见何敏华在看她放在茶几上的画。见到她过来,何敏华抬头问道:“这些画是你家小孩画的吗?真不错啊。”
陈逸芸笑着说:“不是,我孩子在我妈家住。这都是我自己画的。”
何敏华惊讶地说,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学画画啊?”
陈逸芸坐下来,给她倒了一杯茶,然后说:“实不相瞒,我前一阵子因为有点困扰去看心理医生,这是医生布置的作业呢。”
何敏华狐疑地说:“画画能起什么用啊?”
陈逸芸说:“这是情绪画,我最近在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画让我把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并且起到梳理的作用。”
何敏华低头又看看手中的画,说:“真的有这么神奇?”陈逸芸从她的手中接过一张画,说:“是的。对我夹说,我觉得蛮实用的。其实不单只是我,每一个人都可以作自己的情绪画。你选择的色彩就是你的情绪色彩。比如,你看,这是我早期的画,色调比较阴暗的,并且构图凌乱,那是我去接受治疗的初期。那时候的情绪的确不怎么样。这张是我现在画的,看起来色彩是不是好多了?这是因为治疗起到作用了。”
何敏华忽然停了下来,怔怔地看着陈逸芸说:“逸芸,看来这次找你,真的是找对了。我……”话没说完,突然就大哭起来。
陈逸芸对着这突然的变化,虽然有专吃惊,却下意识地伸过手去搂着何敏华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然后一动不动揽着她,让她哭个痛快。陈逸芸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李承轩,突然有点不安地揪揪自己的手指头,说:“后来她在我家里即兴地画了几幅画,画得很凌乱。画画的时候,我开了音响,放着你推荐给我的音乐。并且向她解释情绪不能忽略也不能掩盖,并告诉她这样做的后果。还把你教我的方法也告诉了她,就是通过多元的方式表达情绪的方法。”李承轩听了之后,沉默了片刻。的确,他是没有想到坐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她从一个求助者变成了一个助人者。虽然说她也许未必了解相关的理论,但是操作实际的技巧,却已经有不错的效果。
他不由得盯着她看,她的脸上带着健康兴奋的淡红色,那是一种快乐的颜色,她的脸上,洋溢着帮助人之后获得的快乐。他从内心涌起一阵感动,心想也许当初自己成功做成第一个咨询的时候,应该也是这样子的。
这个时候,他听见陈逸芸轻声地说:“李老师,是我做得不对吗?”
李承轩这才回过神来,他动了动身子,然后看着陈逸芸说:“不是。你做得非常好。只是我没有想到你有这么大的进步。觉得吃惊,走神了。”
陈逸芸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你不说话,还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李承轩说:“没有的事。现在我想听听,你在看她作画的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感受?”
陈逸芸想了一下,说:“我看到她,就想起我自己当初的样子。我想我当初在你面前应该也是像她那样六神无主,方寸大乱。我知道她一定也是陷入误区中了。于是我向她解释,让她知道情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告诉她,既然生活中有好的事情,也有坏的事情。这些事情除了带给我们正性的情绪之外,同时也会带给我们负性情绪。我还解释,负性的情绪可以是适当存在的,拿焦虑来说吧,适当的焦虑会让我们变得有动力。”
李承轩说:“这种观点,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陈逸芸说:“在此之前,我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那天对着何敏华,我突然表述出来了。也许它们早就存在我的内心中了,不过还没有机会讲出来罢了。”
李承轩点点头,没有说话,依然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陈逸芸说:“到了后来,我还得出一个观念,我觉得负性情绪是正性情绪的一个反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负性的情绪体验,我们不知道正性情绪有多么好。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去接纳,接纳我们各种情绪在生活中的表现状态。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会控制,让他们达到和谐的状态。我觉得我们随时要像一台检测仪一样,随时了解情绪空间内的变化,随时调整,才能保持情绪空间内的平衡和稳定。”
李承轩说:“说得非常好,相信这一点你也向你的同学表达了吧?”
陈逸芸说:“是的,事实上那时候我内心真恨不得就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全部都告诉她,巴不得她听了之后就照着做,然后明天她就打电话告诉我,她全好了。”
李承轩听到这里,不由得大笑起来,说:“你真是一个热心的好人,可是太心急了。你想一想,当初如果我也告诉你我过往的经验,把那些经历一股脑地告诉你。你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陈逸芸看着他,俏皮地说:“估计是要消化不良.拉肚子拉上几天吧。”
李承轩说:“是啊。欲速则不达嘛。”
陈逸芸停了一下,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指,然后又抬起头,看着李承轩郑重地说:“其实说真的,在一开始做咨询的时候,我很怀疑咨询的功效。我并不是怀疑你的能力,我只是不太相信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去解决,我也不太相信情绪可以管理、我可以得到平静。我真正相信的时候,也就是那天何敏华在我家的客厅伏在桌上认真作画的时候。我看着她,想到当天的自己,然后对比今天的自己,我才真真正正地感觉到了交化真巨天,才相信一切真的在好起来。在咨询中,你给我很大的帮助,我不单是解决了症状,还从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悟。这个感悟在我和朋友分享的时候,竟然对她有帮助,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虽然我不知道那次的帮助有多大的效果,但是我已经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了。为此,我特别地感动。谢谢你!李老师,我想,这应该就是对你的最佳回报了。”
李承轩看着陈逸芸真挚的表情,脸上也露出感动的神色,他说:“如果真感谢,就感谢自己。今天的成绩,都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你的成长并不只是体现在情绪的管理能力增强这一个方面,事实上,你的整体都得到了提升。今天的你,比当初出现在咨询室的你自信多了,
而且你现在具有的自信并不是那种假装的自信,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自信。”
陈逸芸说:“是的。这一次虽然表现是我的同学在受益,但是自己得到的却更多。”
李承轩说:“实际上这也表示了自己爱人的能力。我相信在此之前你也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因为你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到呢?是因为你没有机会去做。我说的这个机会,是指你没有给自己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
陈逸芸说:“你想说的是我因为不够自信,所以觉得自己帮助不了别人,因此不敢去帮助,是吗?”
李承轩说:“对。当一个人在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时候,就等于是放弃了一切尝试的机会,也因此她的能力不会得到证明。同时,因为这一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她爱人的能力也不断地消失。她总是害怕自己接受不了不能帮到别人这样的结果,所以她宁愿选择不去帮助别人。其实整个治疗的过程,要达到的目的并不单单是让你获得情绪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内心自我变得强大,有力量。”
陈逸芸说:“是的,内心的力量,就是自信的源泉。”
李承轩说:“今天和你谈话之后,我觉得我们可以进入下一个目标了,也就是自我的这个部分了。你准备好了吗?”
陈逸芸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是的,我准备好了。”
上一次,陈逸芸知道何敏华最近是因为工作压力增加的缘故才导致情绪不稳定,于是和她商量,两个人每周见面一次或者两次,练习对话沟通场景。有时候,她们也会叫上林风,让她当一个观察者。
林凤对于她们的这种练习觉得非常的惊奇,但在她们的身上,她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力量,于是她每次都很乐意参加。并且表示,虽然自己不是当事人,但是在观看她们练习的过程中,自己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就这样,她们除了参加心灵成长小组之外,在课外也定期见面,分享彼此在生活中收获的酸甜苦辣。
陈逸芸每次和朋友们相见后回到家里,内心都会充满了感激。她曾经是一个相对来说孤僻的人,她以为自己并不需要朋友,因为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可以妥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有能力解决现实中的困难。但是每当自己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却无时无刻充满着茫然和孤寂,总觉得世界和自己并没有丝毫的关联。
多了两个知心朋友的陈逸芸,真正地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这段日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她觉得自己像是凭空多了一座巨大的靠山,让她觉得内心非常的踏实、安稳。
(本文节选自中国第一部心理治疗小说《谁在掌控你的人生》,作者韦志中,分享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