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EAP服务 > 个体咨询 > 心理矫治工作:中国监狱教育改造的良药
 

心理矫治工作:中国监狱教育改造的良药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272  

      几天前,司法部聘任了首批7名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专家,参与研究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据司法部统计,2006年接受心理咨询的服刑人员达到25万余人次,有3万多人接受了心理治疗,心理矫治已成为改造服刑人员的重要方法。记者就心理矫治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中国监狱使用的效果等问题采访了几位心理矫治专家。

   服刑人员为什么需要心理矫治

    “抑郁、冲动、敌对和反社会情绪是这个群体中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此次被聘任的专家之一、北京市监狱心理矫治室主任曹广健说,服刑人员从自由的社会进入封闭的监狱之后,由于身处高墙之内,失去了人身自由,往往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包袱,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暴躁等心理反应,他们患上各类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正常人。

   亲人的冷落,刑期的压力,犯罪的内疚感,对监狱环境的不适应,和其他犯人难以相处等因素,都会引起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很多服刑人员担心遭到亲人唾弃,对家庭、婚姻关系感到焦虑,或是即将出狱,对能否适应社会信心不足、忐忑不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这些服刑人员的改造和转化,还会影响到同一监区其他服刑人员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影响监狱的安全监管和改造工作。因此心理矫治关系到服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监狱的安全稳定。

   心理矫治的前提是对服刑人员心理评估

   此次被聘任的专家之一、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勇博士介绍,心理矫治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措施,调节服刑人员情绪,矫正其不正当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中国监狱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心理矫治,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首先要进行心理评估。

那时,监狱使用的心理量表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修订版,存在两方面问题:

      其一,量表都由外国人编制,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国人不同,对国人并不完全适用;

      其二,这些量表都是为非罪人群编制的,测查服刑人员势必存在偏差,不能满足监管和服刑人员矫治工作。因此,要编制出中国服刑人员心理量表。1994年,“中国罪犯心理评估”课题组成立,负责研制量表。《中国罪犯心理评估》系列量表之一,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试用版)2000年4月研制成功。2000年9月起,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量表及软件在30个省、区、市二百多所监狱中试用。经过监狱使用后,针对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2006年上半年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正式版研制完成,同年8月18日通过专家鉴定。

   周勇说,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为监狱民警科学认识服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其测量结果可供对服刑人员的科学分类、危险性评估、改造质量评估、个别化矫正方案的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参考使用,在促进监狱科学化建设和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心理矫治在监狱管理改造中的实践

  心理矫治专家吕辉峰在山东省监狱工作,直接参与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他给记者讲述了他的工作实践。

   张某,因自家的宅基地被邻居侵占,便纵火报复。在入狱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直申诉自己无罪,宣称纵火行为是正当的自卫反击,并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改造。吕辉峰对张某进行了心理测验,发现张某属于偏执性格,报复心理较重。吕辉峰随后对他说,对方的确违法在前,但你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纵火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因犯罪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实在是得不偿失。经过这一分析,张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触犯了法律。

   吕辉峰见张某认罪了,便继续说:“你只有早点出去,才能通过合法手段讨回自己的宅基地,早出去一天,讨回的希望就多一分。”张某觉得吕辉峰说的有道理,从此主动接受改造。   “运用这个测验量表,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改造服刑人员,提升改造质量有很大帮助。”心理矫治专家、江苏省镇江监狱心理矫治科科长腾婉芬深有感触。

     腾婉芬随后向记者讲起案例:

   镇江监狱服刑人员唐某,好逸恶劳、消极怠工、心胸狭隘,经常惹是生非,与其他服刑人员关系紧张,并多次违反监规。镇江监狱根据唐某在测试和评估中所反映的情绪稳定性差、攻击性、焦虑感强等结果,制定了个性化、针对性的矫治措施。把“以情感人”作为切入点,使其对民警有信任感、接纳感,然后使其慢慢认同民警的教育引导。在个性化的管教措施下,唐某近两年来没有再违规违纪,改造表现得到了表扬。江苏省浦口监狱服刑人员沈某心胸偏狭,一日在监区活动时,被另一服刑人员欺负,心中不服,监区民警处理该事后,沈某认为自己的公道没有找回,内心感到委屈,非常失望。于是平时就有记日记习惯的沈某又把这事也记录下来,文字中流露出灰心失望的念头,存有自杀的倾向。

   在心理咨询中,民警接触沈某后,针对沈某日记中流露的失望倾向进行了分析,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通知监区民警采取措施,针对他存在的自杀倾向,保障他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心理矫治专家的“洋为中用”   奥地利心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心理剧理论,由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培养、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借此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整合和人际关系和谐。吕辉峰将这一理论融入到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995年底,吕辉峰大胆尝试,把“心理剧”理论引进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中。他根据服刑人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心理剧的主题,有针对婚姻危机的、有针对暴力倾向严重的,还有针对狱内盲目消费、盲目攀比现象的,由服刑人员表演。   吕辉峰通常在一出心理剧中,设置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在服刑人员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比较和思索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后果,形成“去恶从善”的良性刺激。一般通过十几次的演练,就能重新塑造参与剧情的服刑人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新颖的矫治方式很受服刑人员欢迎。

   有一名服刑人员,他因妻子卖菜时与人发生争执,就将对方打死。在改造过程中,他的暴躁情绪一直没有得到化解。就在此时,一出名为《找鸡》的心理剧出演了。剧情围绕邻居两家争夺一只鸡开展。男主人公的妻子怀疑自家丢失的鸡是被邻居偷走的,便将此事告诉了丈夫。这时事情的发展有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结果一、丈夫勃然大怒,不分青红皂白一砖头将邻居拍死;结果二、丈夫大度地对妻子说,这么一点儿小事,就不要计较了;结果三、丈夫心平气和地去找邻居商谈此事,最后发现是误会,双方握手言和。在排练剧目的过程中,该服刑人员逐渐对自己的暴力行为心生悔意,暴戾之气也慢慢消减。心理剧、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等不同形式的心理矫治,目的都是帮助服刑人员医治变态的行为和缺失的人格。

   目前,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已经在全国监狱系统推开。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高泽波认为:对监狱服刑人员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矫治,是科学认知犯罪诱因、维护监狱安全、减少重新犯罪的有效手段,这对于引导服刑人员走出心理误区,帮助他们培养健全人格,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有着重要意义。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