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人类是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幼儿也是先会看图画图再学文字。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比语言更丰富,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绘画将为我们开启难以言说的深度心理世界,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并整合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的信息投射,更容易建立咨询关系。让心灵架起更坚实的沟通桥梁,让彼此建立更厚实的信任基石。
2013年10月12-13日,由临沂市家家心理学校组织的第三期《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工作坊》在教育饭店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来自临沂九县三区和日照的学员20人参加了学习。本次课程由家家心理学校王家文老师主讲。
王家文老师讲到:绘画是一个建构、复演的过程,绘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空间配置、颜色、用笔力度、线条特征、涂抹、绘画的次序、人物的整体信息以及画面中的其它附加物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无一不在投射出绘画者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困惑与心理冲突等。由于绘画突破语言交流的局限,可以绕过来访者的理性意识,信息投射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比一般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更广泛。不受作画者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习俗等影响。在团体中,借着分享讨论作品的过程,较易接纳及流露真实情感。
在培训课程中,王家文老师讲述了绘画心理投射技术的基础理论、发展、特点和研究方向;绘画技术的分类,房-树-人的分析流程和技术应用等。通过自己绘画的创作过程,亲自体验非语言的工具如何将混淆的心、不解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透过绘画心理分析、个人体验和实际案例研讨分享,学习和掌握了绘画心理投射技术的分析方法、图画解释以及心理咨询历程的应用技巧。也让学员能在课程中与自己的潜意识(意像)对话,了解自我、以促进学员的自我成长。
王家文老师有着30多年的心理咨询从业经验,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积累了大量的绘画心理技术个案。2007年11月在CCTV-12心理访谈《亲情呼叫》咨询案例中,使用了绘画心理技术,由心理专家杨凤池和纪连海老师指导点评,咨询场景专业精当、别开生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王家文老师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运用绘画心理技术为300余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培训班,王老师从大量的咨询个案图画资料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图画进行了分享。学员心灵触动、耳目一新,感受到了绘画心理技术的魅力所在。
本期工作坊历时两天,学员们纷纷表示,工作坊内容生动有趣、具体实用,收益颇丰,不仅学到了新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更是通过绘画心理技术分析,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让自己更好的健康成长和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