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EAP服务 > 管理心理 > 被期望所虐待——曾奇峰
 

被期望所虐待——曾奇峰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2/4/28   浏览次数:1234  

      一个被他人期望成为一个什么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处于什么状态,一般来说是件愉快的事。这表示你不是孤单的,有人关心你,很看得起你——这显然可以极大地满足你的自恋。你就像被信任的原始股票一样,被持有者期望着天天涨停板。
      但,被过度期望,就不愉快了。过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你的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从本质上来说,给予他人过度期望,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比如,你跟朋友在山里碰见老虎,结果他对你说,我很看好你哦,你一定打得过老虎的。说完就躲到一边去了。显然,他在用对你的期望使自己置身事外。在这个极端的例子中,期望变成了谋杀。
日常生活中的过度期望当然不足以构成谋杀,却足以成为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妻子期望丈夫赚更多的钱、老师期望学生更有成就、老板期望员工更加努力,无处不在的期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虐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亲密的关系,最后被强烈的期望拆解得四分五裂。
      在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期望不太大的时候,不满意的程度也较小,所以不易被察觉,也就不易造成伤害。但是,随着期望的增加,不满意也就增加了,到一定程度可以被察觉,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例子:一对毕业于著名大学的夫妻,希望孩子成绩好,能够上他们上过的大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实现这一理想作出很多努力。遗憾的是,孩子高考成绩本科线都没达到。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对夫妻潜意识里有很多对堕落、失败、无能的恐惧,这些恐惧以“期望”的名义传递到孩子身上,孩子被动地接受了,就如父母潜意识的愿,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成功的人。简而言之,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她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他/她就变成了他人的期望的奴隶,他/她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过度期望直接抹杀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怎样才能知道期望过度了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但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没有去做。因为他们在过度期望他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也许是不想知道,他人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不能承受的期望之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鼓励被过度期望者的觉醒,觉醒到可以对那些用期望施虐的人说: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就足够了。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