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婚姻家庭 >  > 和儿子一起成长
 

和儿子一起成长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439  

    杨文——一位有着“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等诸多荣誉的成功女性,用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把儿子夏杨培养成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钦羡不已。《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是杨文的教子实录,她提倡用更温暖、更科学的爱,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岁月。本版特节选书中部分章节,在母亲节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谋生和事业的发展,去做长期刻苦的准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了子女的教育,去做细致而认真的努力。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通过父母的自我摸索,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确,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仅凭个人的经验、习惯和好恶来教育孩子,恐怕成功培养孩子的可能性就大大缩小了。
  我认为,做母亲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的一项技能。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女性,母亲的职业都需要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培训。
  从准备做母亲的那天起,我就有了一种意识: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要把母亲当成一项职业认真来做。今天,当许多朋友询问我是怎样教育夏杨时,我说:“首先是通过学习培养一种意识,自始至终坚持这种意识,就有了与这种意识相吻合的思维和行动。”
  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个母亲打自己9岁的儿子,原因是顽皮的孩子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窗打碎了。邻居找到家里,妈妈大怒。我劝她不要这样对待孩子,她说:“不行,我得‘教育教育’他!”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心中的“教育”,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给4岁的女儿报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英语、绘画、钢琴、舞蹈……一个小孩子每天忙得不见影子,而那位年轻的妈妈,也跟着她给孩子安排的快节奏团团转。
  很多妈妈把自己的心血和爱全给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无数的“教育”,但这样的“爱”和“教育”是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是科学而有效的?职场上都有考核标准,但家庭教育只能等孩子长大看结果了。工作可以重来,孩子成长的岁月不可逆转。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怀着本能的爱,做自然的母亲。但一种成熟的母爱,必须经过培育才能发展起来,而且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父爱也同样。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对孩子的教育,关键要做到三个“三”:
  第一,要承担起示范者、教育者、提供者三种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示范者。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要当好示范者的角色,父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教育不仅是对孩子课业成绩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高度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发展及行为习惯。父母的这个“教育者”角色,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的。
  父母还是孩子的提供者。一是物质条件的提供,二是精神环境的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宽松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宽容、接纳、指导中,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
  无私的爱,就是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科学的爱,就是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全面发展。
  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个开放:向课外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