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帽子测评系统经典案例二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7/18 浏览次数:1380
王佳是北京一所大学信息技术专业大一的学生。试用GCAP后,她说了一句话,“如果当年能有这套金帽子系统,我肯定就不会选择这个专业了。”
王佳的家在南方的一个小城。她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目标大学早就选好了,但是什么专业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将来的发展,她和家人一直拿不定主意。后来班主任老师说,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都非常好。
填报志愿的时间比较紧张,不允许王佳和家人反复考虑。信息技术专业成了她的第一选择,并且如愿被录取。
但是一入学,她就发现专业课跟想象得完全不一样,离她的兴趣和特长太远了。王佳大失所望,情绪低迷,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四年的大学生活。
GCAP的测试报告显示,王佳最大的兴趣应该是生物学,或者与生物学接近的专业。
“其实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制作动植物标本。直到现在,我还在收集各种与动物、植物有关的DVD,手里积攒了一大堆Discovery和BBC出版的纪录片。”
测试结果与实际生活经验高度吻合,王佳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周以后,金帽子咨询老师回访王佳,结果发现她正在想办法在校内转换专业。但是老师也明确告诉她,目前转换专业的难度非常大。但是王佳打定主意,不管是换专业、辅修还是将来考研,她一定要学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
咨询专家点评
在美国,对孩子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他们有一个专门的教育计划――K12计划。他们明确告诉孩子,一切学习都是为了未来的独立生活,为此每个人都要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都是很足的。
而在咱们中国,学生上中学的目标就是考大学,上完大学以后干什么就不知道了或不去管了,所以不少同学考上大学以后就没有了学习目标。这种应试的教育体制和家庭教养方式决定了相当多的中学生、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或专业兴趣,很多学生觉得学这个也行,学那个也可以,或者干脆不知道该学什么,直等着老师或家长来帮他选择和安排。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就是家长、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意见往往成为学生高考志愿选择的最后意见。
经验的价值是无可否认的,但并不表示每条经验都是科学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有的家长、老师可能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对新兴的专业、职业能够有所了解,甚或参加过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系统培训,但是大部分家长老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对考生的指导与建议就很容易出现偏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中学生选择高校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填报高考志愿最好采取兼听策略,并积极寻求科学严谨的专业工具做指导。而一款工具如果能够帮助中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了解自己的潜能倾向,做出适合于自身特点的专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他规划了未来的职业生涯。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