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EAP服务 > 个体咨询 > 变态心理与人格 |
[摘要]变态心理与人格障碍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据统计,人类各种疾病由心理因素发病要占70%以上。过去由于对它的发病机理不甚了解,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发展,科学家们对变态反应疾病与人格障碍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门科学才刚刚起步,很多方面有待探讨。
[关键词]变态心理 人格 心理疾病
一、变态心理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了正常范围的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变态”二字即异常的意思,它与正常的区别具有相对的意义,还要受到当时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价值观念、宗教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分界线,也不可能有明确的分界线。
广义的变态心理包括正常人偶尔发生的非现实、不合理或不健康的心理过程,例如“逆反心理”、“白日梦”、“性幻想”、“自恋”、“幻想性错觉”、“投射心理”(把自己内心感到不良的思想、意愿投身射给他人)、“合理化”与“理想化”心理机制等等,都属于正常人的变态心理。
狭义的变态心理主要包括各类型的变态人格、性变态、酒精、鸦片、海洛因或其他药物依赖,以及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脑外伤、癫痫、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以及各种类型精神病等。
二、变态人格的定义及其原因
变态人格旧称“病态人格”,现在也叫做“人格障碍”。它也有广义与狭义三分。狭义的变态人格只指“悖德性人格”或“反社会(变态)人格”而言,而广义的变态人格则包括一切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在内。
人格,普通心理学中又称为“个性”,有时又与“性格”一词相混用。其实,人格的内涵要比性格更广,它以性格为核心,还包括了先天素质、禀赋、气质、智力、高级神经活动、适应社会能力与方式、个人心理特征、遗传等。一个人的人格是由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复合体。并且,正常人格与变态人格的区别也是相对性的。只能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与他所处的社会人群的众数模式相比较而言。变态人格与正常人格,以及变态人格与神经症或精神病之间,都没有绝对的界限。
严格地讲,一个现实的人,在他整个人格各方面与全部心理活动领域里,完全理想、美好、健康、尽善尽美、纯洁无瑕,几乎是不可能的。常常在某一种性格优点后面伴随着相应的缺点,这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例如在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进取心强的优点后面,往往伴有主观、冒进、武断、刚愎自用等缺点;而在谨慎、规矩、小心、温顺的优点后面也往往发现有保守、自卑、依赖、缺乏自信等缺点。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可能在人格、性格或心理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点,在分析某个人是否属于“变态人格”时,还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换句话说,必须当他的人格缺陷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引起的质的变化─即影响到他本人适应社会环境能力明显不良并能造成周围人们一定痛苦的“出格”地步时,才可视为变态人格,对一些具有若干“怪癖”的正常人不能也统统归纳于“变态人格”范围内而造成这个概念的扩大化。
形成变态人格的原因往往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㈠器质性或生物性因素
遗传因素在变态人格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变态人格家族中,犯罪、神经症、自杀、酗酒闹事、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人格缺陷或变态人格的发生率远远超过正常人格的家族。此外,脑外伤、脑炎引起的脑损伤后遗症、慢性癫痫症、精神分裂症等后遗状态,往往也可发现有变态人格。有些性染色体畸变也可伴发变态人格或悖德性犯罪冲动倾向。曾有学者对大部分变态人格者进行过脑电图普查,发现在他们中间脑电图异常率也远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这些资料说明:在一部分的变态人格中,脑器质性因素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对于后面所述的器质性变态人格类患者还起着主要作用。
㈡心理因素
主要由于幼儿期的精神创伤或家庭教养失当所致。其中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有:幼儿期的母爱剥夺,幼儿期的被虐待,“破裂家庭”对儿童心理的伤害,亲长的过分溺爱与保护,父母教育方式的不一致、矛盾或者放任自流,以及堕落父母的坏样板等等。尤其目前由于大力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日益普遍,对独生子女溺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独生 子女的家庭教育和成材与否,已引起社会的很大关注。
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或人格的形成在5-6岁前是最关键的时期,俗语“三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绝大多数变态人格可追溯到他(她)们幼儿期的根源。如果在这方面予以疏忽,让幼儿心理发展不健康或走上歧途,那么在将来就很有可能会在一条毒藤上结出两个恶果:①长大后形成某种精神疾病;②长大后由于心理变态而走上犯罪道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以,从长远的战略角度上看,必须加强儿童期心理卫生防治工作。因为在非器质性变态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幼儿期的心理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
㈢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
不良的社会会造成“逆反心理”或直接环境精神污染。最明显的例子是“文革”10年中对青少年心灵的毒害与摧残,造成了一批为数不少的变态心理或变态人格者。此外,现实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和不合理现象,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与“精神污染”,以及失学、待业、恋爱挫折等现实问题,都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愤怒”、“反抗”、“压抑”、“信仰危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等不健康心理,从而发展到人格变态。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