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电子书刊 > 柏拉图:灵魂是人的本质而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
 

柏拉图:灵魂是人的本质而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5/17   浏览次数:2697  

    柏拉图

    真正的幸福与灵魂有关

    有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可柏拉图说,神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在于帮助自己的灵魂跨越死亡的门槛。

    柏拉图原是一位文艺青年,20岁那年,偶然在街上听到苏格拉底与人聊天,不禁深为所迷。苏氏总是请对手清楚界定关键名词的意义——这些名词无不涉及人的行为规范,如果不先辩明,就难免陷于迷惑之中了。

    柏拉图曾经对政治抱着极大的热忱,希望借着城邦制度来谋求百姓的福祉。他三度前往西西里岛,想在叙拉古斯实验他的理想国,却失败而归。他在40岁时,创办欧洲第一所学院。学院门上挂一牌子,写着“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进来”。他的学院为什么强调几何学?他不是一位正牌哲学家吗?

    理由并不复杂。“哲学”的原意是“爱好智慧”,在当时还不算是一个明确的学科。然而“智慧”无论如何与充满变化的现实世界是有点隔离的。说得清楚一些,智慧是神明所享受的特权,人类只能“爱好”而无法“拥有”。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是使用抽象能力,由此摆脱感官对现实世界的依赖。而数学(包括几何学)抽象能力的体现。

    有一次,柏拉图贴出公告,说要公开演讲,主题是“善”。“善”的意思近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幸福人生”。许多雅典市民对柏拉图慕名已久,当然想了解这位哲学家对幸福人生的展示。结果呢?柏拉图的演讲从头到尾都在畅谈数学。为什么幸福人生与数学有关?理由同样很清楚,因为一个人若是执著于现实世界的一切,认定他的人生在于追求名利权位,那么根本无法向往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必与人的灵魂有关。不过,人真的有灵魂吗?希腊人认为:凡有生命之物,皆有某种“魂”,因为,“魂”指的是“生命原理”。人的魂远比动物的魂精巧万倍,所以称为“灵魂”。在此,柏拉图接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而身体则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是不死的。

    这种看似宗教观点的说法,构成了柏拉图人性论的基础。作为哲学家,柏拉图明白理性的限制,所以多次借助传统的神话与教义来铺陈“不可知”的部分。但是,他的目的不是传教,而是要在当时希腊人的共同信念之上,建立他对人性的洞见与期待。

    他的洞见是把灵魂理解为具有“理智、意气、情欲”3种潜质,称为:爱智者、爱名者、爱利者。每一个人都具有这3种潜质,人的任务是分辨主从关系,可以比喻为:理智是驾车的人,意气是位于右边的良马,情欲是位于左边的劣马。良马配合主人的要求,劣马则愚钝顽劣,制造各种障碍。理智若能驯服情欲,再得到意气的合作,人生才可整装就序,奔向光明坦途,使自己越来越接近神明的国度。

    在柏拉图之前,辩士学派的名家普罗塔哥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到了柏拉图,他稍加修改,意义截然不同:“神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生的幸福在于帮助自己的灵魂顺利跨越死亡的门槛,回归它在理型世界的故乡。

    柏拉图的期待是什么?是希望在人间建立理想国。他的理想国不是出于凭空想象。而是要由完善的教育来设计,找出真正的领导者。这位领导者学习一切必备知识,其中当然包括数学,以及哲学所体现的辩证法思维。到了35岁之后,再接受事务的历练与检验,在55岁左右可以胜任“哲学家君王”的责任与荣耀。这样的人,本身智德兼备,不慕世俗荣利,一心一意想使人间变成天堂。如果人才难觅,退而求其次,就须依赖“法律”来统治。柏拉图在写完《理想国》之后,又写了《法律》,其故在此。尽管许多人批评柏拉图是理想主义者,甚至是逃避主义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看准了人生的根本问题——如果人没有灵魂,则死亡结束一切,大家什么也别谈了;如果有灵魂,则人生的首要关怀不是让灵魂修炼以臻完美吗?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只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这样的评价若非过誉,则柏拉图当然值得我们仔细阅读,领受裨益。

    生平

    公元前427年 生于贵族家庭。

    公元前420年 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

    公元前407年 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和巴门尼德哲学。

    公元前399年 目睹苏格拉底受审判。

    约公元前392年 撰写早期对话:《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等。

    公元前387年 开始个人讲学,在此前后撰写对话《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等。后完成著作《理想国》等。

    约公元前380年 在雅典西北郊建立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再次执教40年。之后,此学园延续了900年之久。

    公元前357年 放弃政治活动,全力著述。

    公元前347年 春,辞世。

    柏拉图式的爱情

    1、理想式的爱情观

    2、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他/她是完美的,而且仅以你而言是完美的。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但其实是一个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或许因为该书的探讨过于理想化,故有人以此来诠释柏拉图式的爱情。第二个意义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他认为,我们看见的所谓“真实世界”不是真实的。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是柏拉图的爱情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处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现实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男女是平等的。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而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你。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