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障碍 > 强迫 > 专家解读:强迫症的表现及治疗 |
强迫症作为一种困扰人类生活的精神疾病,已经渐渐的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这篇文章从精神疾病治疗专家的角度出发,解读强迫症。远离强迫症,共享美好生活。
一、世界上大约有3000万人患有强迫症 近几年来,咨询强迫行为的人群逐年上升,在上海、北京、广州等竞争压力大的城市尤其多见,男女比例约为6:4。这些人的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专家解读:有些大学生在看书时,表现为只翻到某一页,反复地看,就怕这一页的识没吸收进去;进寝室时,一定要左脚进门;有些教师改试卷时,会反复核对答案,生怕批错了考卷。一些和数字符号等打交道的职业群,也特别容易出现强迫症状,比如会计、银行职员等。 强迫症不仅是普通人的“专利”,一些名人也常常会有强迫行为。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不久前自曝患有强迫症,他对一切都要求完美或是井井有条。
只要闲下来,他就会一遍遍地摆放家中的饮料、衣服和杂志等,直至达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才会停止。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000万人罹患这种“完美强迫症”,其中有不少像贝克汉姆那样的成功人士。
二、有强迫症症状的表现并不代表患有强迫症 出现强迫症状的表现不一定就是强迫症,后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大多是中青年,在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2%,75%的患者在30岁前发病。带有强迫症状的正常人与强迫症患者的差别就在于,强迫症状的严重度(强迫症状出现的频度、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冲突的程度。
专家解读:童年潜意识的影响似乎十分重要。
例如:陈燕的母亲是个完美主义者,并将这种“完美情结”从小灌输给她,处处暗示她做事要完美。陈燕在读大学时,由于没有压力,行为正常。担任管理人员后,各方面的压力诱发了她的强迫行为。“从遗传的角度说,父母双方有强迫症,子女的发病率在7%-8%左右。此外,一些器质性因素比如癫痫、小时候摔过跤等等,也可能会导致强迫症的发生。
三、强迫症患者增加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代价 张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板,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渐渐的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无论什么时候,都忍不住用手去摸摸口袋,手机是不是有信息?是不是有人打电话了等。即使明明知道把手机调成震动了,却还要去确认一下,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
专家解读:由于在有强迫行为的人群中,追求完美的高管和大学生相对较多,不少专家形容这为“时尚病”。有些专家认为,电视、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方便,也给职场人士带来新的困扰,他们容易出现焦躁、恐慌,甚至头晕、胸闷等症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强迫症的表现,专家指出,记者、广告员、业务员等长期在信息的“风口浪尖”上过活的人,尤其容易患“信息焦虑症”、“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这些“时尚病”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代价。
四、强迫症自我治疗的几条建议 对那些有强迫行为的人,专家提供了几种自我减轻症状的方法。 1、心理暗示。比如怀疑车门没锁好,在第一次锁好车门后,站在车子旁,心里反复告诫自己:“我已经锁好车门了,现在转身离开,没事!”如此这样反复念叨几遍,并坚持这样做下去。 2、纸条提醒。在办公桌醒目位置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已经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过追求完美。 3、自我统计。做一个统计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来,在哪些方面会重复强迫行为,记录重复的次数。并给自己设立目标,要求自己逐渐减少强迫次数。 上面介绍的三种方式,对于强迫症症状较轻者效果还是不错,如果症状较严重还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方法,以实现痊愈。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