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闻联播 > 最新资讯 > 谁来为员工心理健康“买单”?
 

谁来为员工心理健康“买单”?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1/19   浏览次数:1328  

缓解员工工作压力,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建立起成熟的员工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需要企业、员工、工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冯是一家私有企业的职业经理,最近她的睡眠一直不好,情绪也比较烦躁,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老板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不仅平常加班而且周末也时有加班,这使得她很郁闷。
像小冯一样,现在职场上相当一部分人被来自工作的心理压力所困扰,并且不能自拔。
2006年11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中国EAP(员工心理援助)年会上,发布了《2006年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5.25%的受访者经常感受到压力、职业倦怠之类的心理困扰,49.8%的受访者有时会有心理困扰,而5.3%的受访者总是体验到压力、职业倦怠之类的心理困扰,加起来总数超过了八成。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节奏急剧加快。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问题,烦躁、焦虑、忧郁和孤独已成为现代职业群体的心理通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排遣,将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工作效率,进而给企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
造成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急速推进的市场经济和飞速上升的待就业人数,使得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内部过于严格的管理机制和来自同事的“白热化”竞争甚至排挤,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而这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似乎更为直接。不少企业只是过分强调业绩的重要,而忽视了对于员工工作压力的疏导和紧张心理的缓解,使得员工们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的亚健康状态,还要经常承受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领导层的苛刻挑剔。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上述《2006年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报告》显示:62.21%的受访者认为职业心理健康对工作有非常大的影响,而73.11%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管理非常必要。
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正如调查显示: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公司从来没有关心过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27.59%的受访者表示公司会偶尔关心,而“经常”和“总是关心”这一问题的加起来只占14%.
另外,来自员工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有些员工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不太善于与人交往,包括与同事沟通,与老板交流,与客户交往,时间一长,老板、同事和客户也就慢慢疏远了他。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心理学者刘晓祯认为,不善与人交往的员工在职场中经常会感到被伤害。他们往往非常敏感,一旦在人际关系上碰壁,就会更加退缩,还会感到别人伤害了他。
那么,究竟谁来为员工心理健康“买单”呢?答案是: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来缓解员工心理压力。
企业可适当增加一些休息时间、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活动、关注员工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等等,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企业及领导对自己的关怀,产生归属感。有一些不错的做法可以借鉴:比如前一段时间,山东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针对上班心情不爽的员工采用的做法是,给他们放“情绪假”,让其舒缓了焦躁情绪后再上班。浙江的一些私企老板则采用给探亲补贴、放生日假,帮助员工照顾老人、孩子,甚至采取为员工提供住房无息贷款、住房基金、技术股份的做法,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来自公司和领导的关爱。
其次,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鉴。在公司设立一些放松室、发泄室、心理聊吧等机构,用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和压力;为员工制定心理康复计划,帮助员工克服身心方面的疾病,从而提高其健康程度;为员工设置一系列心理课程,进行例行健康检查和心理卫生自律训练等等。还有企业对于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心理体检,通过体检,可以量度员工的职业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节。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面对目前很多职工在职业心理上存在的偏差而导致工作遇到种种问题,企业有必要引进职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这种管理由企业买单,聘请专门机构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和绝对保障隐私的心理援助服务。
企业对于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怀固然重要,工会在缓解员工心理压力方面也应有所作为。作为员工的“贴心人”和“坚强后盾”,工会不仅要维护员工的物质权益,也要关心员工的精神权益。要把关心职工心理健康作为工会维权的一个新的重点。比如,可以发挥作为群众组织的优势,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以缓解职工心理压力,除了传统的文体活动之外,可以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职工心理咨询室,可以不定期组织一些非正式的茶话会,为领导层与普通员工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此外,员工本人也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放松和平衡心理压力;学会换个角度和换一种心态去看待每天的工作与生活;学会发现工作中的情趣,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简言之,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疏导员工负面情绪,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起成熟的员工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需要企业、员工、工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心理,优化人生,家家心理,您永远的朋友......
心理咨询专线:16068006
预约电话:0539—8303828
临沂家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 齐鲁心理教育网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