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闻联播 > 最新资讯 > “长假综合症” 狂欢后身心失调
 

“长假综合症” 狂欢后身心失调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9/28   浏览次数:1327  
“长假综合症” 狂欢后身心失调
  国庆长假结束了。长假之后,有的人不思上班,工作效率低下;有的人身心疲惫,心情焦躁,内心抑郁;有的人肠胃不适;有的人失眠……
   如果你有这些表现,当心,“长假后综合症”已经悄悄找上了你……     
  调节心理适应工作   长假对于许多忙碌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放松机会:或携家旅游,或疯狂购物,或聚友畅饮,或蒙头大睡……长假过后,骤然从闹到静、从闲到忙、从静到烦,很多人一时适应不了,患上了各种各样的毛病。许多专家指出,所谓的“长假后综合症”并非疾病,只是人们在长假后,身心再适应时受到压力后所出现的心理症状:   有些人还沉浸在假日的欢乐之中,向往热闹,不思上班,以致工作效率低下,办事不力;有的人则感到浑身不舒畅,身心疲惫,心情焦躁,内心抑郁,茶饭不香。有些人过节期间猛搓麻将,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假期结束以后就患上了失眠。   专家认为,所谓的“假日后综合症”在医学上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提法。人们在长假中生活安排不科学,生活节奏不适当,导致节假后体能下降和情绪紧张,进而出现疲乏,焦虑等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假后综合症”。一般人经过一周的自觉调整,就可以恢复正常,不需要就医。   但也有一些人在假日后会有严重的情绪反应,比如:过分的焦虑或者忧郁、失眠,恐惧上班等等。这些人往往个性敏感多疑,容易疲劳,遇到刺激会导致某些个性因素被激发和暴露出来,自我调适能力较差,长时间(1到2周,甚至1个月)无法自我恢复,明显影响了身心健康,影响了正常生活,就应该看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有时候需要适当服用药物。如果就医不及时,还会导致焦虑症等神经官能症的恶果。   当然,真得了“长假后综合症”,那也不用慌,医生开出的自我治疗的处方是:   首先,克服懒惰和恐惧 尽快将自己的心理转到积极的状态中来。静静地梳理一下上班后应该做的工作,尽量将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不至于头昏脑胀,手忙脚乱。一些社交欠缺、个性内向的人容易产生寂寞孤独的心理,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应该尽量调节自己心态,多与人沟通,或是向家人朋友倾诉心事,或是找心理医生解开郁结。   其次,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多与人交往,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些,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工作之余,还可以邀请同事好友或打球健身,或去郊外享受自然风光,放松并调适自己的心情。   第三,尽快恢复自己正常的作息时间也极为重要。应该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也不要贪睡懒觉,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喝酒。   如果自我调控效果不好,就上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长假后综合症”不是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指出,所谓“长假后综合症”并非心理疾病,只是人们在长假结束后上班时,身心受到压力后所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   出现这种状态,专家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从闹到静。大家在节日里都喜气洋洋地走亲访友,相互拜访,十分热闹。过了节后,这种喧哗热闹的氛围和场面都已过去,一下子回到平静的环境中。二是从闲到勤。虽然过节,几乎家家都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但生活内容却是十分休闲。节后,立即要投入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努力和压力又要重新开始。三是从静到烦。原本心理很平衡,可是节日里人来客往,交流频繁,信息很多。看看人家的生活,比比自己的日子,瞧瞧他家的闺女,想想自己儿子,差距越看越大,越想越烦,心理状态失衡。“不过,这只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而不是心理疾病。”   “长假后综合症”虽然不是病,但对工作和学习肯定有影响,为此,心理专家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是注意适度休息。欢度节日很疲劳,所以在假期结束回到工作和学习状态时需要多注意业余时间的休息,以补偿和恢复假日积累的疲劳。   二是递进日程计划。当回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时,在日程安排方面要注意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过于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   三是放宽攀比梯度。攀比和差距可以成为不断努力的动因,但也要注意其挫伤积极性和构成自卑的负面效应。总之,要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战胜不良的心态。   对症下“药”   连续放了7天长假,不少人对节后紧张的工作缺乏心理准备,以致产生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   如何让自己的身心“马达”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呢?医务界人士开出几贴药方,或许对你有用。   症状一:恐惧上班   对策:深呼吸   应对“上班恐惧症”,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必要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改善情绪,消除恐惧。   症状二:神经性厌食   对策:适当运动   对患有神经性厌食的人,除了旁人应该给予及时的开导、解释和鼓励等心理诱导和吃些清淡食物外,最佳的方法就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   症状三:睡眠紊乱   对策:休息、补充营养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过度疲劳引起的“睡眠紊乱”,需赶快采取补救措施。体力性疲劳因运动过度引起,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脑力性疲劳原因多是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   节后如何调整肠胃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七天长假。在这几天的假期里,相信有人肯定胡吃海塞了几顿,更有甚者还可能因为贪杯伤了肠胃,这里教你几招调节肠胃的方法。   腹部按摩法   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腹式呼吸法   我们平时的呼吸方法都属于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并不能大量地吸入新鲜的空气。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要尽量深吸气,用力让腹部、肺部充满气,但不能停止,还要尽力吸气,当腹部无法再吸入空气时屏息3―5秒左右的时间,再将腹部和肺部的气缓缓吐出,吐气过程不能少于8秒钟。腹式呼吸法扩大了血液含氧量,让肌体变被动为主动地排除人体废物,同时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一种良好的按摩,促进了胃腹运动,改变了消化机能。建议在晚上睡觉前平躺在床上进行。   消除积食的方法   节日期间,许多人禁不起诱惑,饮食往往失去节制,尤其是多吃了高脂肪或热量高的食物,肠胃无法负担,造成腹胀、食滞、消化不良的后果。现在教你几个消滞的方法。   控食消滞:进食数量要减少,最好暂时什么都不吃,下一餐宜吃清淡食物。   汤水消滞:消滞最简单的方法是喝茶,因为喝茶能帮助分解脂肪,有消滞作用。其次也可用红萝卜、荸荠煲水,或以山楂、麦芽煲水。   运动消滞:帮助消化的最佳方法是运动,宜选温和的运动,例如散步一小时。   药品消食:如保和丸能消积食、和脾胃,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腹胀满、嗝气吞酸、大便泄泻等病症;山楂化滞丸能消食导滞,用于停食停滞,食少纳呆,大便秘结,脘腹胀满;鸡内金为鸡胃内壁的干制品,可消食化积、健脾止泻,适用于食积腹胀;多酶片含淀粉酶、胃蛋白酶、胰酶,适用于因食用淀粉等食物较多而引起的消化不良。   对症消滞:伤食鱼可以将生姜捣烂,拌醋调食。伤食肉可将山楂烧熟,煎水饮服,或嚼食山楂或山楂饼。伤食鸡蛋可用神曲30克泡水饮服,或在米汤中加食醋一汤匙调服。陈金   长假后谨防心肌梗死   许多人都喜欢在节日期间安排一些酒宴,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加上经过长假后的彻底放松,无形中增加了节后重新上班的心理压力,造成了节后多发心肌梗死,到医院就诊人群增多。   国外一项研究材料表明,在节后发生心肌梗死的人群,要比其他任何一天都多20%。专家对在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死于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心脏病致命的高峰期大多集中在节假后。其中50岁以下没有心脏病史的女性,节假日后的死亡率比其他日子多五分之一。50岁以下且没有心脏病史的男人,死于节假日后比其他日子多19%。  对此,医生建议人们,预防心脏病、消除节后现象,要从身边生活小事做起。   一是要消除心理压力,以轻松心情对待节后重返工作岗位,以平常之心对待紧张工作。   二是要做到劳逸结合,即使是长假的休息,也要注意有张有弛,放松有度,一切以身心愉悦为标   三是要合理膳食,即使是亲朋好友团聚欢庆,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饮酒莫过量,确保身心健康。特别是有心脏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控制饮酒。一旦出现了节后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听从医嘱,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拖延病情,否则得不偿失,造成后患无穷。 齐鲁心理网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