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人物 > 对话《心理访谈》之外的杨凤池
 

对话《心理访谈》之外的杨凤池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5/9/13   浏览次数:850  

 

    一个心理困惑的咨询者、一位睿智温和的心理咨询专家、一名央视的女主持人,这三者同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形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心理访谈》。“后妈的难题”、“想自杀的男孩”……一个个普通人内心深处的苦恼在节目中被一一道出,随即专家通过科学的咨询方法和技巧解开咨询者心灵深处的困扰,观众亦在节目中各取所需,产生受益后的共鸣。


    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访谈》栏目专家,随着该栏目的开办,成为观众心中的“学术明星”。8月7日,杨凤池受邀请在新疆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授课,为疆内600多名心理咨询师进行短期培训。授课间隙,杨凤池接受了《都市消费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初见杨凤池,是在他此次来新疆授课第一天的课后,心理咨询师们正层层围着他签名、合影。杨凤池着一件灰色衬衣、戴一副厚厚的镜片,满头大汗的。
    初次开口提问,记者有些拘谨,杨凤池说:“有什么问题就说吧。你现在是代表大众专访我,你问的问题,就是大众想知道的话题,我不会笑话大众,也就不会笑话你啊。”这句话还真消除了记者的紧张,谈话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你采访不录音?”开始专访不久,杨凤池微笑着提出疑问:“不是我对你做笔记不信任。有一次我对记者说‘现在抑郁的人很多’,可记者写成了‘现在抑郁症的人很多’,好家伙,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此时,杨凤池的学者严谨之风超过了他的明星气质。
    采访进行得颇为顺利,可问题才问了一半,杨凤池看看手机,示意我们之前约好的30分钟时间到了,他要回宾馆备课――约定时间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时间一过,哪怕超过一分钟也会遵守约定――作为记者所见的最遵守采访时间的专家,杨凤池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我并不想当明星”

    记者:杨教授,采访您之前我做了个小调查,发现在很多女观众眼中,您的知名度特别高,而很多男性却对您一无所知,您觉得自己更受女性欢迎吗?
    杨凤池:客观地说,在心理咨询的求助者中就是女性居多的,女性具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包括心理咨询师行业,也是女性从业者更多。而在女观众占多数的电视栏目中,男性专家的确更受欢迎。

    记者:近年来,不少专家经过央视的“电视造星”,成为学术明星。您成明星后,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杨凤池:其实我并不想当明星,觉得自己就是常上电视,大家看着脸熟而已。不过之前,央视的一项调查显示,《心理访谈》栏目的观众在全国有8000万人左右,这样就难免我走在大街上会被不少人认出来。

    其实这也挺尴尬的,因为我和易中天那一类型的学术明星还不一样,人家见了易中天,也就是热情地说声“易老师,您好”,可见了我,立即就会说“杨老师,我们家有什么什么事,您说怎么办”。我平时出门吃饭、逛商场随时都会有人走过来让我现场做咨询。但临床心理咨询工作不是在任何场合说做就能做的啊,我必须得回绝他们,可这回绝还得讲究方法,不然人家会说 “杨凤池架子太大了,摆谱”!(笑)

    记者:那么,您对央视各栏目相继推出“学术明星”怎么看?

    杨凤池:我觉得向大众呈现更多种类的明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社会上只有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是太单一了。对我来说,成为明星是时势造就的,因为中国太缺少心理专家了,普通人接触心理咨询的机会也太少。如果我成为明星能为中国的心理卫生事业普及、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觉得就是有意义的。

    记者:您这次来新疆感受到“粉丝”的热情了吗?

    杨凤池:新疆的朋友很热情。去年我来过乌鲁木齐,晚饭后我出来散步都带着我的两个研究生,他们前头走一个、后头走一个把我夹在中间,就是为了替我挡着点儿,要不我没走几步,就会被行人认出来。

    就说这次来新疆的路上吧,我刚上飞机,和我邻座的女士就认出我来了。然后她就说,她是新疆人,她儿子迷恋上网,问我怎么办。当然了,我还是婉转地回避了这个话题。当明星其实很累的。(笑)

    记者:您来新疆之前,想到过您在新疆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吗?

    杨凤池:我想这和新疆与内地的时差有关。《心理访谈》的播出时间是晚上11点左右,在北京或别的省(区)11点是深夜了,很多观众都睡了。但在新疆呢,这个时间还是观众看电视的黄金时间呢,所以很感谢新疆观众对我的信任和喜爱。

    将精神垃圾当成营养

    记者:说到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展,您是首批参与我国灾难事件后,对大众进行群体心理干预的专家,您认为这种干预的必要性是什么?

    杨凤池:近五年来,咱们国家引进了灾后的心理干预,这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救灾,基本就是重建家园,但是如果对灾难留给人们的心理创伤不进行及时、科学的干预,这种伤痛会遗留很长时间,影响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

    2005年,黑龙江沙兰镇上百名小学生在洪水中丧生,我受中国红十字会邀请,赴灾区开展灾后心理支持,听当地的群众说,一个遇难孩子的母亲,坐在孩子被冲走的教室门前,两天两夜不吃不喝,灾难带给她内心的创伤已经让她难以正常地生活。这时很需要介入临床心理咨询帮助她。

    记者:以这位悲痛的母亲为例,您会开展怎样的帮助呢?

    杨凤池:大致有四个步骤,首先我们会让她将悲痛宣泄出来,其次引导她反思悲伤,第三是让她和亲人分别,说出心中告别的话,最后是让她面对现实。有的人,在亲人离去后,仍将亲人的照片或物品带在身上,其实这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影响的。因为这样的方式,会让人在生理上和去世亲人被迫分离后,在心理上依然和去世的亲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真正面对亲人离去的事实,这就会影响今后的生活。

    记者:听说您给航天英雄杨利伟做过心理干预工作?

    杨凤池:我参与过航天系统的心理干预,但是杨利伟的心理干预不是我做的。我对航天技术人员中的发射员、指挥员开展过心理干预。因为他们工作难度大、要求高、压力大,我们的干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拥有平和的心态。其实对于普通的劳动者,这也同样需要。

    记者:作为心理咨询专家,您不断倾听别人的苦恼,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心情吗?

    杨凤池:是。有人说,心理咨询师有点像精神垃圾桶。但我认为如果某位咨询师将咨询者的倾诉全当成精神垃圾,说明他还没有学到心理咨询的精髓。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垃圾不是也可以回收吗?有时,咨询者为自己构筑精神症状的方法也有闪光点,同样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当你将这些当成营养,而非垃圾时,你就不会有如何消化的苦恼了。

    记者:我们听到有人问:“《心理访谈》栏目是真实的吗?真的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吗?”

    杨凤池:每个参与《心理访谈》的嘉宾,都在事前和中央电视台签订了授权文件,同意节目播出,这保证了节目的合法性。

    此外,当一个人心理问题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节目公开的伤害时,两权相较取其轻,也会选择参与节目。如果不参与节目也能见到水平很高的专家,我也认为不会有人上节目。这一点也再次说明目前我国太缺乏成熟的心理专家了。

    记者:心理咨询实际上是一个私密的过程,你们如何协调这一点与节目面向大众播放的矛盾呢?

    杨凤池: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据我了解,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心理访谈》这样的节目。我认为实际上《心理访谈》是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节目,正是因为大众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强烈需求,让这个节目开办至今。有的观众,看节目也是在对照自己的问题。专家出镜使得更多人通过节目了解了心理卫生知识,我想这就是节目存在的重要意义。

    记者:普通人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呢?

    杨凤池:比如你平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感兴趣的影片、远足等等,都可以减压,但是有一天你发现这种日常减压的方式都失效了,或者减压后,压力又反弹了,就有必要介入临床心理咨询的帮助了。

    记者:有的人说“只要见到杨凤池教授,我就不苦恼了”,对于咨询者迷信心理咨询师,您怎么看?

    杨凤池:我认为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是必要的,你首先要认可一个人才能展开有效的咨询。但是盲目的迷信是不可取的,最终问题还是要自己面对解决。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上一篇: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下一篇:罗杰斯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