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近年来,心理咨询师作为一项新兴职业备受追捧。截止07年底最新统计数字,全国已有17万人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如此迅速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它的前途是否也是一片光明呢?
培训师资力量短缺
日前,中国心理学会首次评定心理专家,正式宣布了经过评定的81名心理学专家名单。这一信息的发布似乎让普通大众有了主心骨——然而面对1600多万精神和心理障碍患者以及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3000万青少年,专家又能惠及几人呢?
近几年,尤其是非典、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发迫切。与之相比,国内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却十分匮乏。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心理工作的起点较低,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教学师资力量还很短缺。
面对困境,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授权华夏心理教育中心作为“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项目唯一指定技术支持单位”,应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的专家、课件、知识库等资源随时随地共享的优势,大面积地推广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是适用的,更起到了传统面授教育不能起到的作用。截至2009年5月,华夏心理教育中心远程培训学员已突破4万名。
从业人员素质堪忧
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是在心理学学历教育不充分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在这一点上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我国国情,心理咨询师(三级)的报考条件为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目前,部分培训机构为笼络生源,恣意降低职业报考条件,有些甚至仅有高中毕业证书的人也在培训机构的组织下参加职业鉴定考试。长此以往,心理咨询人员整体素质势必不容乐观,而这将使心理咨询行业失去大众的信赖和支持,前途堪忧。
培训质量难以保障
心理咨询是从事心灵、人格的发生、发展及重塑的职业,培养心理咨询师不能通过拔苗助长实现。然而目前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课时短、拿证快竟已然成为部分培训机构竞争的砝码。
面对这种情况,华夏心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业内知名机构均纷纷表态,呼吁全国各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培养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华夏心理教育总监赵雁平表示,在华夏心理,学员将首先接受由权威专家讲授的网上理论知识培训和网上技能训练。同时配合示范光盘,将心理咨询的全过程解析成片断,引导学员进行观摩训练。学习期间,学员的学习成果会经由华夏的考核系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华夏将组织讨论和答疑,帮助学员梳理知识、建构体系。而当学员的理论知识经过考核合格后,就可参加落地的技能培训,包括案例的分析演练、模拟咨询等多种形式。这些学习方式,不仅适应了成年人的时间灵活、理解力强于记忆力等学习特点,更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心理咨询师职业对学员在理论和技能上的培训要求。在目前学员普遍缺乏更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的情况下,华夏心理教育中心还为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提供见习实习机会和执业能力培训。
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自诞生之初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希望,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能够早日脱离困境,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下去,为社会输送更多真正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和谐的社会氛围。
家家心理网 齐鲁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