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心理减压 > 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
 

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3019  
近三成护士患有抑郁等心理病症

    护士是接触病人时间最多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来自外界各种压力也很大。据调查,目前护士患有焦虑、抑郁和狂躁等心理病症的越来越多。值此护士节之际,不少专家建议,医院至少每年要对护士做一次“心理体检”,定时安排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疏导,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在医院的地位以及社会对她们提出的要求等因素,都是压力所在,这些压力很容易让护士产生职业倦怠,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影响。”广医二院心理专家龚梅恩主任说。不久前,该院曾对30多名护士进行心理抽查,发现有明显心理病症的有8名,占到26%。
    日前,记者在采访省妇幼保健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等时,医院护理部纷纷表示,不堪工作和家庭压力,很多护士都或多或少存在抑郁、焦虑、狂躁、压迫等心理病症,她们认为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次是ICU(重症监护室)以及外科的护士,很多人有了躯体化症状,如胃不舒服、头疼、失眠等情况,还有些人因为承受不了强压而选择离职。
    龚主任分析,“很多躯体症状的病根在于心理。而且,现在很多护士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却干着照顾别人生活起居的工作,很容易产生社会不公平感。此外,大部分护士都是女性,工作与家庭都必须兼顾,也在精神上给她们造成负担。”
    
减压建议 打沙包发泄情绪定期做心理辅导
     龚主任表示,现在各大医院基本都没有开展系统的减压教育,护士们的减压更多基于自发。“要排遣压力,得从医院管理者以及护士个体两方面着手。”他建议,“首先是医院管理者要有这个意识,多关注护士们的状况,可以安排专家对护士们进行减压教育;也要对各个科室的护士进行轮换,避免在同一个科室病房呆的时间过长。”
    在暨大一院护理部近期的一次业务座谈会上,有护士主动提出:“工作起来心理压力过大,特别希望有个地方能发泄一下情绪。”医院对这个建议颇为重视,准备从今年开始,联系医院心理科定期为全院的护士进行心理测评与疏导,调整不良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也在对护士职业伤害进行课题调研,目前医院很多护士自练瑜珈调节心理状态,医院计划引入“打沙包”等情绪发泄法,让护士减压。而广州市妇婴医院除了倡导主动找心理医生聊天之外,还每半年请心理专家给护士讲课,教会她们如何应对工作、家庭等带来的精神负担。
   
遭尴尬骚扰却有苦难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患者对护士的不满多分为两类:服务质量“软投诉”、医院收费不合理,一些病人心里有火就迁怒到护士身上,这让很多护士有苦难言。
    曾有一名女患者在男友的陪同下到暨大一院妇科做药物流产,按照规定病人服药后需到住院部观察6个小时,确保安全后才可离开。患者的男友一看收款单发现这要缴纳80元的床位费,当即就拉住护士吵架,无论护士如何解释都听不进去,进而还投诉到妇科主任、医院监督科,指责护士服务态度恶劣,当事护士当场委屈得泪如雨下:“为什么要收费,我已经尽力解释了,可是他却要把怒气全撒在我身上,还骂了许多难听的话,这种平白无故的冤枉任何人都受不了。”
    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曾收到一宗棘手的投诉,有病人认为护士的笑容很假让他不自在,护理部的负责人找值班护士了解情况,护士也百口莫辩:“我就是保持和往常一样的笑容,实在不知道要改成什么样的笑容才好。”
而护士在工作中遇到骚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时给病人打针,会有人故意借机抚摸护士的手,言语很是轻佻。
    住院部极个别中老年异性,遇到年轻的小护士前来护理时,有意无意地暴露出私处,表情很是兴奋。每逢遇到这种状况,护士一般都不会向医院反映,也不好对病人表示出不满,通常只能找年长的老护士诉苦,调整情绪继续工作。
   
典型个案
   
对小病人难一针见血 儿科护士情绪最焦虑
    今年20岁的小颖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儿科护士,说起工作压力,小颖最怕的是给孩子打针不能“一针见血”。尤其是碰到患病的新生儿时,因为连续几天打针,婴儿手脚上的血管都肿了,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护士,难以一次扎准,这时小颖心里就会有点发怵。她试过给一个三个月大的小孩扎针,因为实在太紧张了,扎了两次都不行。当时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双眼睛齐齐盯着小颖捏住针头发抖的手,小颖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轻声建议一句:“能不能换成从头部打针?”孩子的妈妈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打针?宝宝那么小,被你这么扎来扎去的怎么受得了?”小颖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护士长过来才解了围。
    一年多以后再说起这桩事,小颖还是有些情绪低落:“孩子的父母着急,他们怪我没错。出了这件事以后,我回去拿自己的手臂练扎针,效果好了点。但那几天真的睡不好,一闭上眼就会觉得孩子家长在盯着自己,遇到难打针的孩子就容易紧张。”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科曾做过护士心理障碍专题调查,结果发现儿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最为严重。护理部陈伟菊主任分析,儿科工作环境比较喧闹,一个孩子生病哭闹,平均有4个以上家长陪同,服务稍有偏差可能招致家长的责问,令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大过其他同事,严重的会出现抑郁症状。
   
粗暴病人竟拳脚相向 吓到一摸针筒就颤抖
    站在抢救一线的护士姑娘有时还会遇到无理谩骂、甚至动手打人的粗暴病人。虽然只是极少数的个案,却会给当事的护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年一个发烧急诊的男病人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看病,急诊科护士小黄为他采血,针头刚扎进手臂血管,又稍稍往后退了一下。还没等小黄把针头完全推进去,病人不知哪来的一股无名火,抬起硬邦邦的右腿就朝小黄踢去,小黄的小腿当时就肿了,她自己也完全懵了。在一旁的病人看不过眼,马上将男病人拉到一边,医院保安出面调解,最后该病人连一句道歉都没有甩手就走。接下来几个星期,小黄根本不敢在急诊室给病人打针,一摸到针筒就浑身颤抖,护士长先让她休假,又调到病房工作,一个月以后小黄的工作情绪才恢复正常。
    常常面对生离死别、血肉迷糊的场面,有些年轻护士很难做到心理“脱敏”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小红,在家是个父母宠爱的乖乖女,今年一到医院上班就接连遇到几起飞车抢夺的重伤病人,看着手断脚飞、头破血流的伤者在病床上呼救,小红每天工作完都吃不下饭。有一次一个年轻女子被人抢手机,奋力反抗,结果被摩托车摔倒在地成了重度脑震荡之后,小红再也不敢独自下班 。

    常上夜班丈夫有意见 无暇照顾家庭致婚变
    如今仍坚守护士岗位的李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心爱的前夫用假离婚骗了她,至今还独身的她说:“我喜欢这个职业,即使失去爱情和家庭,我也不另作选择。”
    说到前夫,她显然不想提起伤心的往事,她的护士长告诉记者,李真是个很敬业的姑娘,几年前,她与本地一名男子结婚,一开始夫妻恩爱,可是生了孩子之后,由于李真每月要值半个月的夜班,很多时候,自己下班回家时,丈夫已经去上班,夫妻之间再也没有以往的和谐了。两年前,丈夫到香港工作,一次回家探亲,丈夫便谎称香港的这家公司不招有家室的员工,且他本人由于生意不顺欠有外债,先办个假离婚,等工作稳定后再复婚,李真信以为真,于是便欣然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刚办完离婚手续,前夫就重新找人结婚了,理由是嫌她太忙无暇顾家。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