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 寻各种压力下的心理问题
 

寻各种压力下的心理问题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745  

人与人相处,哪怕是朋友与朋友相处,不经意的玩笑中,往往会露出这么一句话:“侬脑子出毛病了。”其实,不是脑子出毛病,而是心理有问题。   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得出一个数据:全球有10亿人患心理疾病,87万人自杀者中有90%以上与心理疾病有关。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理疾病将是心脏病后的第二大常见病,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也印证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半个世纪前的预言:心灵的探索必然会成为未来的重要的科学,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   心理疾病,分为四大类型:一般心理问题(表现冷漠、暴躁等)、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以及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大多数人往往把心理疾病不当作病,不知心理疾病会导致各种各样危害,比如朋友反目为仇、夫妻口角不断、父母子女矛盾重重、有的女性像“警犬”一样嗅着丈夫身上有无情人“味”……严重的厌世会自寻短见。更有甚者,还引发各类刑事案件。   心理疾病多半是压力压出来的,诸如职业压力、婚姻压力、子女压力、心理压力等等。现代人面对种种压力,如果压力得不到缓解释放,久而久之,积郁成病。最近,记者采访了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从大量的个案中选取一些片段,愿望全社会重视心理问题。   1.成功男人的心理障碍   一辆“宝马”轿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飞驰。驾车的是个30多岁的成功男士黄先生。他是邻省某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50万,有名车、有别墅、有妻有儿、还有数百万的积蓄。他本不该发愁,可恰恰“愁上加愁”。当他获知上海一家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名后,不顾4小时的路途,独个亲自驾车而来,期盼心理医生解他“愁结”。   黄先生将“愁绪”向心理咨询师实话实说:整日惶惶不安,似有大祸临头,驾车时会生出拉开车门跳下去的念头。他说,常常会有冲动的感觉,在办公室里生怕冲上去与同事厮打,回到家里也会产生卡妻子脖子的冲动。他承认心理出了毛病,害怕发展下去情绪失控、精神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黄先生的这种痛苦,来自精神压力,而他所谓的精神压力竟然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他有财产,他的收入与他年龄的反差,很让人羡慕。可他丝毫不觉得自豪,相反却有莫名的自卑。原来,他的成功和财产的所得,一大半来自岳父的相助。他总觉得生活在岳父的影子中间,不能理直气壮,怕被人鄙视。他想从岳父和妻子的影子中逃出来,可又逃不出来。因为,他知道,真的逃了出来,将会一无所有。在常人看来,这个人脑子有问题。有岳父相助,人家求之不得,可他竟然以此为自卑。这就是心理毛病。   心理咨询师说,黄先生莫名其妙近乎荒诞的精神压力和冲动,在心理学上称为“强迫症”。荣格说:“所有的强迫症皆产生于难以消化的情结。”黄先生的情结在于他的“成功”,而这种裙带关系带来的成功,非但不能使他快乐,反而增加了他的压力。他的强迫观念产生于他难以承受的“成功”。如此这般的心理障碍,使他变了一个人。他害怕开车、害怕与人相处、害怕坐飞机出差,也害怕同家人相处。他试图挣脱“被强迫的生活”。强迫症的病理就是对过分压抑心情意志的反弹,潜意识的冲动超越了意志意识的控制,以象征性的念头与行为,反复表达着被压抑的愿望。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黄先生先后数次到上海接受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开出的“药方”是:正视现实,从所谓的“成功”光环中跳出来,还自己一个平常人的真相。   2.青春期是心理问题多发期   高二女学生小林,厌学而休学,已有8个月。她白天睡觉,晚上10时过后,关闭窗户,开始卡拉OK,一首接一首,越唱越忧伤,唱了三四个小时,唱成个泪人。邻居们说,小姑娘“夜半歌声”,阿会脑子有问题?   父母劝过,无用,不敢再劝,害怕女儿想不通来“绝”的。他们发现女儿有心理障碍,便四处打听,“连哄带骗”将女儿带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治疗。   说来让人不信,小林本是班级里的好学生,老师对她期望很高。可是,她心比天高,平时沉默寡言,矜持漠然,很不合群。她一直将年轻漂亮聪明能干的妈妈作为偶像。可她又自知难以超越妈妈,逐渐生成挫败感,失去自信,逃避现实,日趋消沉。自恋和抑郁本是封闭的,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小林睡觉、唱歌、上网。她在网上聊了一个男朋友,见了一面,把人家吓退了。可她不依不饶,迷恋成痴,每天电话纠缠,最多时一天打40个电话。当妈的知道,人家本无这个意,那是女儿的单相思。小林心里也明白,那不是爱,可为何还要那么依赖他呢?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孤独久了的人希望能找堵墙靠一靠,墙不是你所爱,却是你的支撑。   让心理咨询师吃惊的是,小林对生命和死亡的话题很感兴趣。她说:那天在等候网友的时候,心里面想过,如果他不来,我很想让车把自己压死;我想过父母的悲痛,但我也许会带着他们一起走。小林由自恋到抑郁,而抑郁的极端行为,就是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你说后怕不后怕?   心理学家说,人生有四个心理诞生期:出生期、青春期、更年期、临终期。生死期是两极对应,青春期是性能力发生期,更年期是性能力退化期。所以,青春期和更年期是心理问题多发期。尤其是青春期,不但是性能力成长期,也是人格心理的成长期,自我意识综合期,在这期间,有学业压力、父母压力、社会压力,面对各种压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做父母的切莫忽略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3.高压之下性趣全无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因不知啥叫心理疾病,而不以为然不加关注。比如:车门明明关了,却还回过头去检查一下;房门锁上了,突然觉得有种不安,返回去再看一看拉一拉;还有一些白领,每隔15分钟就去检查邮箱,完全无意识的好像被逼迫着去打开邮箱……这些“细节”不是强迫症就是焦虑症,都是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在工作、经济、竞争等重重压力下,夫妻之间冷漠无言,性趣全无。某地对男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男性在夫妻性关系上“下岗”的平均年龄只有47岁。这不是小事一桩,而直接牵涉到婚姻危机,而事情却不是一个“离”字就可了却的。   来看两件个案。李某33岁,一家外企的销售部经理,年薪在20万与30万之间浮动。所谓浮动,就是对业绩的考核,就是压力。为了这个浮动,李某常常出差,一心想着朝上浮,因为一次两次“探底”,就会威胁到经理这个位子。显然,李某面对职位压力、经济压力、竟争压力,一个人在这么多压力之下,唯独没有将妻子的“压力”放在心上,婚前、婚时、婚后,判若两人。他既感觉不到妻子的温顺亲热,也没了小别胜新婚的欲火。一个正当年的男性,性趣全无,还是健康正常的人吗?他曾征求过妻子“离与不离”,妻子说离婚太麻烦,你如果不介意,就将就着过吧……   另一对夫妻在婚前20岁出头时,就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丈夫搞党务工作,妻子是出纳员。两年前,企业改制,承包给了人家,丈夫本可留下来任职,可他于心不安,因为所有职工都是他说服转岗离去的,他不好意思留任,所以也选择离去。而他妻子则被承包方留下来做财务。男的下岗,女的收入一月比一月高,年终奖有几万元,反差越来越大。他本想须眉不让巾帼,到处找工作,可工作不是那么好找。他只能在家扶老携幼相妻下厨房。日长时久,他有了压力,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一个吃“软饭”的壮年男人,谁会看得起?连老婆也看不起。这以后,他看到老婆总觉得低人三分,觉得“怕”,男性主体的男权文化彻底崩溃,最终连与老婆过夫妻生活的能力也消失了。   一位心理学家说:物化社会经济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结构,面对着被物质吞噬的人的精神与原始生命力,我们就不难理解劳伦斯在《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呼唤守林人的良苦用心了。   4.冷静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心理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逃避。这种逃避使问题更加复杂,并由显性的变为隐性的。逃避的心理成因是缺乏承受问题的心理能量。而事实上,问题一旦形成,你不解决你就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有一个25岁的晶子小姐,自母亲两年前去世后,常常恶梦相伴,既紧张又焦虑,且恐惧忧伤。她心理压力很重,总觉得欠了母亲太多,再忏悔也于事无补。因为,她当时没有处理好母亲的“问题”。   她母亲是在单位的一次体检中,查出了性病。病虽不大,且完全可以治愈,但这个病对于家庭,对于丈夫、女儿,却是“石破天惊”。他们怎么也难以接受贤淑的母亲得的这个病。问题发生了,父女俩唯有激愤、冲动,独缺冷静、宽容、治病救人,无形之中将患病的亲人朝死路上推。父亲再也不让母亲进卧室,让她睡在客厅的过道上。而晶子哭红了双眼,非但对母亲不理不睬,还将她视作“十恶不赦”的罪孽。母亲承认与邻家一个青梅竹马的男人有关系,但愿能得到丈夫和女儿的原谅。她说她不愿离婚,她舍不得自己的女儿,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   可怜患病的亲人,非但没有得到丈夫的原谅,也没有得到女儿的任何抚慰。有一次,晶子低着头走过客厅时,母亲一把拉住她,从枕头下摸出一叠钱,塞到女儿手里,说:“妈就这点钱,你拿去用。”晶子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凄惨的神情,无望的眼神。然而,晶子默然地摇摇头,将钱塞回母亲的枕头底下,没吭一声从母亲面前走过。   后来的故事自然是个悲剧。晶子的母亲在绝望中自杀身亡。晶子说:“大殓那天,我没有流一滴泪,觉得母亲那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可没过几个月,母亲患病时的痛苦情景、求助无望的眼神,常常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心惊胆战,恶梦不断。”   事过两年,当晶子接受心理咨询时,她萌生忏悔之心。她说:“我没有处理好母亲的问题,她的绝望与我有关。她毕竟是爱我的妈妈呀。如果当时,我能给她些安慰,至少替她把病治好,就是家庭破裂,她也不至于自寻短见。”晶子姑娘的恶梦造成的心理疾病,只能在忏悔中慢慢消化。 齐鲁心理网 家家心理网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