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 同理心及其形成
 

同理心及其形成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559  

有个情感表达障碍的盖瑞,他对自己或他人的感情同样冷漠,令未婚妻痛苦不堪。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见事不明,对他的处境缺乏感同身受和同情。当未婚妻说她心情低落,盖瑞丝毫不表同情;未婚妻向他表达爱意时,他又顾左右而言其他。而且常对未婚妻的行为做“建设性”的批评,却不知这些评语的杀伤力。

同理心要以自觉为基础,一个人愈能坦城面对自己的情感,愈能准确阅读别人的感受。像盖瑞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感觉一无所知,当然更不可能了解周围的人在想什么,这种人可称为情感上的音盲。他人言谈举止间或隐或显的各种音律节奏,如语调的起伏、姿态的变化、别有意涵的沉默、显有所指的轻颤等,音盲有一律置若罔闻。

当别人直接对其表情达意时,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常感困惑不已,这不但在EQ上是一大缺陷,更可说是人性方面的可悲的缺憾,因为融洽的关系是人们相互关怀的基础,而融洽的关系又源于敏锐的感受与同理心。

同理心简单的说就是了解他人的感受,这个能力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销售、管理、恋爱、育儿、政治活动都无一例外。缺少这个能力可能导致极可怕的后果,心理变态的罪犯、强暴者、虐待儿童者都是显著的例子。

一般人的情感很少直接诉诸语言,多半是以其他方式表达。捕捉他人情感的关键就在判读这些非语言的讯息,如语调、手势、表情等。这方面研究最广泛的当推哈佛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索及其学生。罗森索设计了一种称为非语敏感度的同理心测验,以一位女性表达各种情感为主题制作一系列录影带,所表达的情感从厌恶到母爱应有尽有,发生的场合包括因嫉妒而发怒、请求宽恕、表达感谢、诱惑等等。录影带并经过特殊处理,使同一画面每次只出现一种表达的方式。举例来说,有些画面(当然语言已消掉)却除了所有因素,只能看到脸部表情,有些则只能看到身体的动作,如此受测者便必须根据单一感官辨别情感。

他们针对美国等十九个国家七千多人做实验,发现对非语讯息判读力高的人有多项优点:情感调适力较强、较受欢迎、较外向、较敏感。一般而言,女性判读力较男性高。由于这项测验长达四十五分钟,有些人在受测过程中表现愈来愈好,显示具有不错的同理心学习能力,研究发现这种人与异性关系较佳,可见同理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爱情生活。

正如EQ的其他元素一样,同理心的敏感度与性向测验、智力测验或学校考试没什么关系,这也可以从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非语敏感测验得到证明。一项针对102名儿童所做的测验发现,敏度高的孩子在学校较受欢迎,情感也较稳定,在校表现较佳,虽然其智力并不比敏感度低的孩子要高,显示同理心有助于学习(或是有助于获得老师的喜爱)。

人的理智运作是以语言为媒介,情感则是非语言的。当一个的语调、手势等非语讯息与所说的话不一致时,真正透露其情感的是表达方式而非表达内容。研究传播学的人都知道,情感讯息有90%以上是非语言的。我们多半在无意识中接收这类讯息(如语调中的焦虑或手势中的烦躁),我们不会特别注意讯息的性质,而只是无言地接收,然后做出无言的反应,而这种能力通常也是透过非语言的形式学习的。

九个月大的小望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她。十五个月大的麦可看到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自己的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个不休,麦可还会抱枕给他。这些情形是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下来的,该研究显示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白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带他妈妈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同样的困感,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人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受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试自己的眼睛,其实他并未流泪。

一九二O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时,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motormimicry)。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人),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使他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到三岁半时小孩不但能做行为模仿,而且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纪录:

邻居的一个小子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着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到这个阶段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很敏锐(像珍妮),也有的开始变得冷漠。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的玛丽安·瑞耶若与卡洛琳·詹卫斯勒做过一系列相关研究,发现同理心的差异与父母的管教方式很有关系。管教方式如果强调对别人的影响,如看你害妹妹这么难过,而不只是你怎么这么调皮,孩子的同理心会较敏锐。此外,身教也很重要,孩子会观察大人对其他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渐塑造出长大后的反应模式。

临沂心理网 临沂家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