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职业规划 > 频繁跳槽是一种职业病症
 

频繁跳槽是一种职业病症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358  
  一提起职业病,很多人就会马上想到的是粉尘、辐射、颈椎等问题,其实另一种更为隐秘的职业病症正在悄悄地诉说你的健康,那就是频繁跳槽!频繁更换工作时,其心理的状态已经起了不小的波澜,反应在行为上就是特别容易对生活中的某些细节耿耿于怀。一遇到事情就急躁,常常会为了一些小的事情而唠叨抱怨,甚至在工作被肯定的情况下,也会无缘无故地担心会被裁员。尤其对于年龄增长产生莫名恐慌,精神呈现一种颓废状态。情绪的郁结在生活上常常需要通过酒等辛辣的食物来刺激食欲等等。这些对于打工族而言,表现更为明显。需要特别声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打工族与是本土还是外乡人没有任何关系,是相对于创业一族、相对于那种给自己做事的人而言的,甚至不包括那些跳槽是因为要寻找自我价值“增长点”的人,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为国家打工的人。

  1.厘清缘由——频繁跳槽对症下药

  无论办公室是在平房还是在写字楼,也无论你的工作是在点鼠标还是在拓展市场,打工族总会感觉压力重重,感觉不开心和郁闷。实际上,几乎每一个在我们界定范围内的打工者都会有不同程度自我担心,怀疑自己在岗位中不能担当起有用的角色,担心不能对自己的现有岗位状况有新的突破,甚至担心自己的一个小错误让职业生涯在不情愿的境况下被迫中断——是否觉得这些心理反应似曾相识或正在发生?

  调查表明,近三分之一的打工一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3%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之下,男性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接受调查的女性白领中,大多数人表示她们比男性更容易感觉不开心和郁闷,常会感觉工作没劲,甚至对生活的态度也显得情绪低落,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更趋向于回避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往往拿不定主意,因此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更为严重。

  原因一:盲目攀比负气跳槽——“我不服气”

  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在刚毕业的时候,总希望自己能找个好的工作,在有了好的工作后,又期望有好的职位,这些本身很正常。可如果有和她(他)一同进入单位的同事获得了升迁的机会的话,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就会很不是滋味。较为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在心里无数次地嘀咕“他(她)凭什么”,“我哪里做得比他们差”,归根到底就是“不服气”。攀比的心态折磨得夜不能寐,渐渐就会像逃学的孩童一样,患上严重的心理失衡症而想跳槽。

  【自我料理】

  其一,自我能力的评估 别睁大眼睛老盯着别人的错误和提升的表象,要静下心来较为客观地看看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样。如果确是能力的问题,那么,就别无选择,建议利用专门的时间为自己充电,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会总结和归纳,经常分析工作得失,扬长避短,稳步向前。

  其二,人脉关系的评估 其实工作中的很多烦恼都是由于没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和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未得到提升是由于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原因,那么你最好强化一下个人的沟通技巧。

  其三,做事态度的评估 如果对待工作不是持有一份认真和执著的态度,那是无法取得上司的认可的,注意要以工作的效率和成绩来证明你的努力,而不是一定要加班加点。或许别人为升职付出的代价是你不愿付出的,甘于现在的状况。同事升职了,但是相比较他们的巨大付出,你的价值观会帮你判断那是不是值得。

  原因二:杞人忧天焦虑跳槽——“我该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于职场中人,难免会遭受一些来自工作的压力,遭受上司的一些误解,有时候也的确可能会犯下一些错误。面对这些压力、委屈和错误,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失望,内心总会有错误的自我判定,认为自己会失败,认为自己这样下去会没有什么前途。

  接下来,这些心理的反应就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在承担任何事务的时候,他们会人为地夸大这件事在完成过程中的负面的因素,看到这些后就会本能地逃避问题、规避责任。甚至会把自己的工作放在整体项目甚至是公司发展中去掂量自己所做工作的分量,而且得出的结论往往是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可有可无的,自己这个人在单位这个团体中也是可有可无,自然也就会没有归属感。如果在这时候,没有外力的正面介入,就可能对眼下的工作产生一种倦怠,最终淡化群体的意识而从中脱离出来。

  【自我料理】

  其一,“合理化”安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不要被现实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捆绑。在内心受外界环境刺激时,要试图透过“合理化的借口”来理性地安抚自己。或许在行动上我们主张“没有任何借口”,但在自我内心悄悄地来电安慰或许可让那些不良的情绪得到释放和挥发。比如,对于那些小错误,你要坚信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他可能不会犯你犯的那些错误,但没有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公司的发展也就可能停滞了。

  其二,“甜柠檬”心理。能让人在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提高自己现状的价值,好让自己安于实际情况。只是这时内心里自卑与自傲并存,为的就是保护既脆弱又高傲的自尊心。

  其三,“以己为本”修炼。所谓的“以己为本”,就是要加强自身的修炼,勇敢面对问题,并且一切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这样就会使自己很快就得到完善,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

  原因三:追求完美苛求自身跳槽——“我要从头再来”

  有一个做了五年财务的同事,最终不堪忍受职业的压力而离开首都,最终南下选择了别的职业。在别人看来她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且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这一点在她那里也得到了证实,但恰恰就因为这些她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细谈中才知道她在一次给另一单位邮寄快件的时候,忘记在将邮编批注在快件单上,尽管最终按地址准确无误地投递到了对方单位,但还是认为自己的错误的是不可原谅的,为此,她寝食难安,在后来对家人的倾诉中她表示“我不能输给任何人,如果别人能做到的,自己没能做到就是一种失败,是不可原谅的,但事情已经出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头再来”。事实上,那些职场的“白骨精”们就有不少像她这样的女性把追求完美演变为苛求,对一点小的纰漏也无法容忍。

  此外,鲜为人知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不输给任何人”,将财务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她在公司里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因为在她看来,财务每天接触公司的账务,涉及每位员工的薪酬隐私和单位的一些机密因此一有同事和她说话,尤其是在提到财务方面的事情我就会立刻警惕起来,过度的紧张进而演变成条件反射,因此在公司里自己也会有意无意地和同事保持距离,其实内心又总有想靠近,而且要倾心交谈的愿望,因此,感觉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压抑。
  【自我料理】

  其一,工作生活两条线。也就是说要认真区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在工作中,人际关系主要以协作下的整体目标的实现为主,其间会有个人利益穿插其中,此时个人之间的情感成为行为的次要因素,而在生活中恰恰相反,个人的决定往往来源于情感的判断和驱使。

  其二,完美是一种境界。工作中,要尽可能地完成属于自己的本职的工作,将工作做到完美,以此为行动的一种要求和境界是可以的,但如果将此作为一种压力和负担则可能于事无补。追求完美没有错,但是因为不完美而郁郁寡欢就是一种错,因为你在不完美的时候,把情绪状态不佳的一个更为糟糕的自己带进了新的工作的状态。

  其三,居高不要临下。这些人往往是被称为“白骨精”的职场精英,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榜样,就是标杆。所以,心中常常形成一个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只有成功,我才能被接受”,“我不能输给任何人”,这就几乎完全地剥夺他们自己犯错的权利,久而久之,职场生活的焦虑感让他们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最终纷纷“跳船求生”。

  原因四:过分敏感猜疑跳槽——“他们肯定在说我什么”

  对于职场,现在很多的词都归于一种更为残酷的描绘,好像晋升都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后踏着别人的身体才能实现的,什么职场生态,什么狼道等等,无一不在诉说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关系对职场中人的心理影响自然不容忽视。女人尤其是如此,她们天生就比男性更为敏感,情感也更加细腻,心理的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要强和脆弱让她们的敏感变得异常,时间长了,一些女性越来越多疑善感、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事实上,职场的利益和机会的有限,可能加剧这种认识,一种防范和猜疑无疑会导致周围的人对其疏远、反感和冷落;有的则总是倾向于把别人的批评指责或不友好表示当作是对于她们自身价值的回馈,从而动辄对自己产生怀疑,以为自己是矛盾的核心,而这并不总是事实。

  【自我料理】

  其一,身正不怕影子斜。记住别人议论什么你管不了,坚信这一点无论你的权限有多大,也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你都几乎通过一种外力去达成别人对你的评价。一者那些话也许并非真的是针对你。即使人家真的在针对你,你的烦恼伤神也于事无补;二者对于被动的我们,需要考虑和做的是,让那些说你的人成为你形象宣传的活广告。

  其二,不要总做滥好人。以和为贵是行走在职场为好人缘的一种基本的方略,但事与愿违的是众口难调总也让你疲于应付,因此不要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和谐而迁就一些员工,甚至失去一些原则,就会得不偿失。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有时候不妨强硬一点,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是有魄力的体现。

  其三,是非成败转头空。不能在职场中处于何种位置,几乎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面对这些事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人的心情。因此,很多时候上司对你或者挑剔或者无理的训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因此对于他们严厉的或者是失态的言谈举止,不要细细玩味,过度解读。相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没准还会豁然开朗,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2.追根溯源——跳槽疗治三部曲

  跳槽几乎都与压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它们作用于职场人士后,心理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的规避行为。压力尽管看不到,摸不着,但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时代的进步与工作负荷的与日俱增,要求知识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当上司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还不能有丝毫差错的时候;下属对上级授权的误解或同事之间互不信赖的时候;当又一批年轻人进入公司,和你并肩竞争某项任命的时候。与此种种,你几乎别无选择,因为退在你的字典里是一种堕落,进,不停地前进,尽管早已不堪重压,还得像受虐狂一样地自我增压。身在其中,心理疲惫了,在担当职业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卸下心灵的重负呢?

  第一部:设定目标——定准疗治的曲谱

  或许不需要那些文绉绉的理定你的人生价值、角色定位和人生主要目标等等,简单地说要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世间一趟,你认为你需要怎样活,换句话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实对人们的影响却总是十分巨大,对很多压力的反思最后往往都要归结到这个方面。获得了人生的砝码,那么,在人生行为的评价中,我们会更为客观地掂量出其中的分量,有利于让职场人士把握轻重缓急,做到收放自如。

  此外,在交际中超越自我的性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疗治的根本的方式,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常常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处理问题时,得到满意结果的机会就会比其他人多出近30%,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第二部:自我管理——演奏疗治的主旋律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要事安排人,而要靠人去安排你的事。跳槽大多来自压力,而工作的压力往往与时间的紧张感相生相伴,很多人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在进行自我时间的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的程度,要学会“弹钢琴”。 从一般来说,人生可以以每10年一个阶段在宏观上划分为三个阶段:人在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着力点”;在30岁后即进入创业阶段,应该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40岁后以守业为主并逐渐转化至退休阶段,这时候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对于每一天的世间的安排,可以把重要但且不紧急的事放到首位,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那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于被动之中。事情可能很多,试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把自己重要的和紧急的事情都做完了,还有什么脱不了身的呢?最后要忠告你的一句话是:总统死了都有人干。

  第三部:张弛有度——弹唱疗治的协奏曲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除了在饮食上下功夫外,你还可以学写压力日记,学着把自己的感触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自己的应对方式写出来,面对压力时进行自我逼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理性反思方法。还有一个管理压力的方法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一些生理变化,譬如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消除压力,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非常有利。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遛鸟养鱼、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怡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生活是一门艺术,需要丰实,需要精彩,更需要的是淡定和从容,放松自己的心情,开阔自己的胸襟,用快乐去挤兑那些顾虑和焦虑。别忽视,频繁的跳槽是一种身心不健康的预警,警醒吧!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