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心理 > 留守儿童 >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9/5   浏览次数:937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其心理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父母外出务工后,亲子关系发生了弱化。这种弱化主要体现在亲子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畅或沟通障碍、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等方面,难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及其功能的缺失,尤其是监护人的更替和监护功能的弱化,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管理监护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单亲监护,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由父母一方管理;二是隔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外)祖父母管理;三是亲戚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托付亲戚监护;四是学校管理,即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住读,生活、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除此之外,留守儿童还有民间监管等方式。其中,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在留守儿童监护中占有较高比例。

  调查中发现,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母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最差;父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相上下。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小学留守儿童。原因在于初中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阶段,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缺少了来自家庭的关爱、支持和指导,他们往往会比小学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困惑与难题。据抽样调查统计,12%的初中留守儿童承认有被遗弃的孤独无助,27%的初中留守儿童感到无奈,31%的初中留守儿童有严重的挫败感。

  由于留守儿童与隔代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很多留守儿童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内向型性格留守儿童,异常表现为孤僻、自卑、冷漠、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等;外向型性格留守儿童,异常表现为好冲动、脾气急躁、逆反心理较强、自律能力差等。由于父母在异地打工,亲情缺失,又缺乏正确的疏导,个别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进出台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当长辈和老师进行批评教师时,他们往往又产生叛逆和厌世情绪,甚至采用离家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方式回应。同时,由于监护人受传统伦理道德纲常的束缚,很少给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相关知识,其边缘性行为以及实质性行为发生几率增加。因此,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也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普遍的社会问题,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当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严峻的现实使务工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他们本身工作不稳定,加之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也成为横亘在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子女面前的一道鸿沟。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来看,是由于农民工家庭监管问题、学校教育与管理问题、农村社区问题、儿童自身的问题等。小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已给监护人带来身心双重压力,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大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将影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未来的人口素质,也会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标本兼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除了需要国家宏观统筹政策对其进行整体有效的规划与协调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切实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从根本上抓起,做到治标更治本。

  在“治标”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一是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二是以家访、家长会、书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及父母的联系沟通,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要明确学校承担父母监护缺失情况下的部分补位责任,以学校教育功能的强化来弥补家庭教育的弱化。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强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和管理,构建学校监护网。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和品德行为偏差问题,学校应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和人文环境。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推动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采取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留守儿童寄宿学校。要加强寄宿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安全、卫生等全方位管理,努力把寄宿学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和谐。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未成年人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在治“本”方面,政府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即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为儿童能在父母身边生活、成长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人人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才能真正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