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心理 > 厌学逃学 > 高中生厌学心理问卷调查及分析
 

高中生厌学心理问卷调查及分析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9/5   浏览次数:8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以人为本”,全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所趋。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或学校的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那么,导致中学厌学的原因叫究竟有哪些呢?带者这一问题,我们成立研学小组,对洋浦中学中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丰县中学高中部

  3、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教材、教师、家庭、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等六大方面,共10个小问题。

  二、调查情况(仅列其中十大原因)

  次位原因百分比

  1教材枯燥、偏繁,学生不感兴趣63.3%

  2因为老师而厌学58.9%

  3因考差而产生厌学心理45.6%

  4班内组织纪律涣散,学风不正,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非重点班)39.7%

  5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38.6%

  6教材偏难,学生感觉负担重、困难大、压力大32.8%

  7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是学生有逆反心理31.9%

  8学习基础差,听不懂,想学而不能为力31.9%

  9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恒心、毅力,沉迷于网络,无明确目标30.6%

  10对某课不感兴趣26.7%

  三、分析与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洋中高中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尽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应要主重的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考试制作,摒除应试教育的阴影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素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看,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加上社会各中媒体对高考的片面引导,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有人形象地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大部分失声仍陷于“题海战”中不能自拔,这无疑给中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推进素质教育道理上的绊脚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作和人才评价制度,归根结底是改革用人制度。因为学历、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一旦对一个人的学历、文凭的重视高于对其道德行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应试教育就会有市场,就不可能消失。

  2、教师更新观念,师生重新定位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终极保证。因此,教师的观念是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关键。调查情况表明,至今仍有不少的教育观滞后,教育方法陈旧。有45.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32%的学生觉得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过于重视分数,与学生沟通。在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的今天,我们一些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依旧固守着“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做法,习惯于用同样的东西去填塞不同的学生的头脑,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穿新鞋,走老路”。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加快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真正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已刻不容缓。

  3、优化教材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普通高中新教材改革已开展多年,改革所取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肯。但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新教材也反映了不少的问题。如认为教材枯燥、偏繁,不感兴趣的学生占38.6%;认为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不用上的占32%;认为教材偏难,感觉负担重,困难大的占26.7%;认为教材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层次性的占24.2%。这一现象固然不能反映全部,但在客观事实上他们却与重点高中的学生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并一起参加全省统一会考和全国统一高考。不同的起跑线,同样的激烈竞争,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品尝着失败的苦涩。因此,统一标准、统得过死,无异成为非重点普通高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障碍,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跬积步,无以成千里”。学习正是这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终极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差,听不懂,想学而无能为力的占32.8%;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体,学不会占25.3%。长期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坚信;非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与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智商方面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所缺乏的正是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观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培养学习意志,保持精神健康,行为成功的化剂。

  5、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班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9.7%的学生认为,班内组织涣散,学风不正,每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影响自己学习的重要因素。当然,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程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其原因,不良班风的形成与课任老师、学生家长,特别是学生个人也密切相关。因此,多方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证。

  6、学校、家长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传统的教育观念固然无可厚非,但无视学生的个体特征,一味过高地期望,却给莘莘学子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调查表明:有30.6%的学生认为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使学生有逆反心理。综观我国目前的教育,最大缺陷就是对教育主题既学生的忽视。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拼命地教孩子认字、学算术等,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动手、动脑和探索兴趣的良好习惯、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又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题海战”之中,忽视了对中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不能为未来而设计自己今天的行为,结果导致很多高中生临近毕业还不曾想过自己将来干什么。他们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老师为他们安排的,所有的一切都由别人做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要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使孩子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创造成功。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修养,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

  古人云:学生须“亲其师,信起道;。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友好合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树立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上金钱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侵蚀,才能在关系到人类社会千秋伟业的教育事业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其次,树立“人人成功“的理念,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在他们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充满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成功的信念。要坚决克服对学生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能力的思想,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因为只有学会宽容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他的所教授的课程。当然,宽容绝不是放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严寓于爱,爱寓于严的原则,否则,师爱就会变成溺爱,宽容也自然成了放纵。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急增的今天,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别是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所以,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已刻不容缓。

  3、转变角色,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尽快转变角色,以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首先,在新课程中要求建立平等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教学生会学习,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个接纳性的、互动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

  其次,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教师也成为新课程开发的主题之一。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这就是决定教师今后必须由“教书匠型”向“科研创新型”的教师转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力度,必然使教师的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和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教学必须具备链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更新创新新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善于讲网络上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材料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这说明实施个体化的课程和教学条件和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改革教学评价,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但是,至今绝大部分地方和学校评价教学业绩仍然是“唯分数是重”。上级有关教育部门根据高考人数排名次,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发奖金,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绩排座位等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给学校和广大师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广大教师不敢放手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结果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流于形式,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因此,改革单纯看升学率评价业绩的传统模式势在必须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各种人才。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