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心理 > 考试焦虑 > 考试焦虑 案例分析以及应对方法
 

考试焦虑 案例分析以及应对方法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4/7/19   浏览次数:1159  
     案例一:
     在重点中学就读的徐力为属于勤奋刻苦的学生,学习成绩稳定在中上水平。上高三以来,更是孜孜不倦,手不离书。爸爸、妈妈为孩子的懂事感到非常庆幸,只是觉得孩子的话越来越少,看上去心情总是很沉重。有一天早上,爸爸去叫徐力为起床,孩子突然抓住爸爸的手,说到:“爸爸,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说话的时候,眼泪不停的流出来,脸上却看很平静,看不到任何悲伤的情绪。这奇怪的表现把父母吓了一跳,两个人不断追问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感到挫折。但是徐力为只是反复强调:没有什么特殊的事发生,最近一段时间,“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考大学”之类的问题经常在头脑当中盘旋,想不出答案,又无法把这样的问题从头脑当中排除,学习受到很大的干扰。父母你一言我一语的劝了好一会,孩子又变得默默无语了。早上上学注定要迟到了,为避免老师的批评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爸爸亲自将徐力为送到学校。中午,徐力为就回到家里,说了声头痛就躺在床上不肯起来。
    案例分析: 徐力为的爸爸、妈妈非常担心,孩子为什么会在高三这么紧张的时候,突然开始思考起“考大学的意义、学习的意义”这些根本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突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是不是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实际上徐力的表现并不反常,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状。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考试焦虑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开始的时候,这种焦虑激励他努力学习,希望通过努力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以便减少焦虑。但是长时间和大量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时候,压力越来越大,信心却越来越小。这时,学生心里的绝望情绪逐渐积累,付出这么多却注定要失败!他开始怀疑整件事情从开始就是错的。“为什么一定要高考?为什么非要学习好?”他希望通过证明这些命题是错误的来使自己不要承担失败的责任——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做。
    案例二:
    林琳是稳拿600分以上的“种子选手”,按理说应当对高考充满信心,但是让林琳痛苦的是,班级里有一些同学简直就是让人羡慕的“超人”。比如,有那么几名女生有佛教高僧“定力”,下课时间从来都在座位上不动,好像连卫生间都不用去!逼得林琳每次出教室时都觉得心里有愧,现在她只要一打算离开座位就要先“扫描”一下这几位同学在不在位置上,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她就干脆不离开座位。还有几位同学每次考试都超过她,而且不是超过一点半点,更让人妒忌的是,他们并不如她刻苦,总是嘻嘻哈哈,甚至还经常有上课睡觉的时候。同座小辛成绩不如林琳,但是上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小辛经常脱口而出就有答案,林琳有时候连题都没听明白呢。这些都让林琳感到无法招架的压力,她感到气愤极了,怎么自己就不能像这些同学做得这么出色呢?在学校没法发泄,她经常在家里发脾气。尤其是重要的模拟考试之前,总要闹一阵,然后才能安心学习、考试。
    寒假开学后,林琳倒是不发脾气了,她反复多次地和父母说:“我要放弃了,我什么都不会,既然肯定要失败,那么现在努力还有什么必要!”父母见孩子学习压力这么大,就建议给她找个老师做做心理咨询。林琳总是不肯:“没必要,没用。谁都解决不了,别找人来烦我了。”
    案例分析: 林琳的考试焦虑表现得更加明显。她太多地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其实,她所羡慕的那些优点并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是被自己想象出来的“超人”打倒了。有些父母喜欢不断指出孩子的缺点、不足,认为这样做孩子能够改正。时间长了,孩子也形成这样的观察模式: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观念上也认为必须改掉所有的缺点,否则就是完全失败,不可能取得成功。
考试焦虑,并不是复习备考道路上的“洪水猛兽”
    其实,面临如此重要的考试,一点都不焦虑是不可能把复习搞好的,更不可能在最终的考试上取得良好成绩。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中等程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时的专注力,增强自控能力。尤其是在长达一年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持续的学习压力难免让人有“耗竭”的感觉,特别是模拟考试前后,是焦虑集中爆发的“扳机点”。但是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害怕失败”上引向“追求成功”,就会将压力变成学习动力。
    上面案例当中的两个同学,他们都是被“注定失败”的想法吓倒了。他们片面放大了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水平。他们都认为,要想高考成功就要做到百分百的掌握全部知识,会做所有的题目,这样他们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2008年北大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是650分,与满分相比,得分率为87%,也就是说,即使考北大,你也可以有13%的题目不会做,所以,没有必要用100% 的目标吓倒自己。想考北大的同学,把你的得分目标定在得分率93%,这个目标就比较适当。然后再考虑一下自己在各个科目上哪些增分容易?增分点在哪里?怎么复习可以得到这些增分点?这样就形成了积极、明确的复习策略和计划,复习的效率就会相应的提高。
所以,只要调整好心态,就能化压力为动力。
    考试焦虑是如何发展成为学习障碍的 ——情绪上的恶性循环——我应付不了了
    当学生面临学习难题,特别是在考场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巨大的担忧、挫折、焦虑等情绪涌上心头。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感到“这种状态我无法学习!”“这种状态我在考场上一道题也做不了!”于是,就真的什么也做不了了。实际上,他们是被自己的不良情绪给吓倒了!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遇到难题就会产生更强烈的不良情绪,然后无法学习或考试,发展下去,一学习(或考试)就害怕遇到难题,一感到害怕就无法学习(或考试)。学习和考试就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心理上的恶性循环——错误的思维观念
    发生严重考试焦虑的学生,都存在过分夸大考试失败的可能性和低估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这种错误的思维观念使他们面临的压力不断高涨,尤其是在焦虑对学习和考试过程造成不良影响时,他们会进一步坚定自己能力不行的观念,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行为上的恶性循环——逃避
    当人感到害怕的时候,产生的自然反应之一就是逃跑和躲避。很多学生在学习遇到难题的时候,会选择或明或暗的逃避行为,走神、借口休息或者出工不出力。长此以往,每到学习这科或者学习这部分的时候,就会有抵触情绪,不断拖延复习计划,甚至一想到这部分学习内容就头痛,逃避行为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因此,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必须在关键点上阻断这些恶性循环!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发生恶性循环的方面也不同,问题的根源也是千差万别的。同学和家长不要认为压力太大,休息一下就好了。复习备考到了关键时期,不适当的学习暂停不但起不到调节的效果,还会给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的学生形成新的心理负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清除这些心理障碍,突破考试焦虑的束缚,成为学习上的强者,考场上的胜者。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