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障碍 > 恐惧 > 一个社交恐怖症男孩心灵成长的美丽故事 |
摘要:王强(化名)高中上学第一天就不念的了,并出现了轻微的妄想,那么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以及我们应不应该干预呢?了解到诸多的不适应行为和多种症状及经历,感到情况很复杂,如果按着传统的咨询方法很难快速控制症状,让来访者重返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咨询方法,而是一开始就使用了元认知技术原理针对个案的心理机制与心理结构进行了全面深层的分析后,很快找到问题的实质,即潜意识条件性消极情绪反应下的错误程序性知识的运行,以及意识形态下错误认知评价引起的。找到杠杆解后,脉络特别清晰,以元认知临床干预技术路线为主和其它手段为辅进行干预。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起到了以简驭繁的效果。
故事的起因
王强,某市高一学生(以上称为春城),怀着美好的憧憬迈入了某市一重点高中,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环节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开学第一天的生活就如同在地狱中痛苦的煎熬。随后的一个半月,只要他一想到上学、一想到与人接触就害怕、紧张、难受,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他却望而生畏。他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都因此瞧不起他了。因此他越来越敏感,更不愿意见人了。而且这使得他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恐惧的症状进一步恶化。最后,连家门都不出了。
父母听说了佳木斯众博心理培训学校可以治疗神经症与学生厌学等问题,因为到北京路途有些遥远,到佳木斯市临近城市,比较方便,便来到了这里。
任何事情的发生即有它的偶然性更有它的必然性。他的一系列不良心理现象到底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他的性格特征?还是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当笔者接待了他以后,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对他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以及应激事件前后的所有信息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了解与分析。
故事的背景
1、高中上学的第一天就不念了
2009年9月15日,今天,不同寻常的一天,是步入高中的的第一天,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家门,奔向春城第一中学,来到校门口,庄严地打量了一番,心想自己将从这里考入上海交大,将来要成为像周恩来那样的外交官,精彩的人生将从这里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好好表现自己。于是,他带着一种将要鲤鱼跳龙门的感觉迈进了一中大门。
看着教学楼,看着同学们,边走边想,各科老师会怎么样呢?能不能令人满意?我和同学们的关系能搞好么?怎么和他们相处呢?想着想着,好像回想起了往事,这时,令人奇怪的是,一股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复杂的感觉油然而生。接下来,他除了闹心、烦、闷,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浑身麻木,感到很难受,非常想摆脱这种感觉,但却无济于事。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教学楼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教室的。老师安排他坐下来。他才僵硬地坐在那里一动不敢动。过一会,心情平稳一些了。当他抬头看着学生们陌生的面孔,等待陌生老师的到来,心里又嘀咕起怎么和同学们相处,怎么和老师沟通的事,想着想着那种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惧的感觉就又出现了。
第一科是数学课。老师来了,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解数学的方法。说话风趣,非常有内涵,课讲的人性化而不乏深度,令人满意。他心情也平静下来了。
老师兴高采烈地讲着,突然,老师停顿了一下,问:“讲到这里,我想问问你们,这种方法与初中的有什么不同?”这时,他心一紧,心想:“千万别提问我。”有点心慌了。这时老师望着全班同学,眼睛扫到他时,他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心理挤出几个字:“别叫我,我不会!”老师目光离开时,他的心才回到了肚子里,喘了口气。好像老师特意与他作对似的,老师环顾了一下四周后,目光又落到他身上,当他看到老师的眼睛时,那种莫名的感觉比刚才更强烈地出现了,紧张、焦虑、恐惧包围着他,老师问的什么问题都不知道了,大脑一片空白……。
好容易盼到下课了,同学们都到处溜达溜达,放松放松,办点闲事,有说有笑。他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看到别人融洽相处,自己也想和大家融入一体,但无所适从,找不到切入点,与大家相比认为自己很笨,交往能力很差,有种失落感。想着想着,那种奇怪、难受的感觉又出现了,他心里非常痛苦。
接下来,各科老师轮番都来了,七堂课下来,大多数时间内心都在平静、紧张、煎熬的循环中度过的,老师一要与同学互动,有提问的迹象时他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那种奇怪的紧张、焦虑、恐惧的感觉就会出现,令他如坐针毡,吓出一身冷汗……。
终于熬到放学了,一路就怕碰到熟人,他快速回到家里,家人关心地寻问他一天的情况。他简练精确地回答:“煎熬!明天我不上学了!”说完走进自己房间,反锁上门不出来了。从此,真的不念了,不出门,不与人交往,直到现在再也没走进学校过。
2、中考后发生的一件事
中考之后,他打算放松一下,想参加一个夏令营,由于自己想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他选了上海某英语训练营。在娱乐中又能提高英语,真是一举两得。
2009年8月1日,他进入训练营,前两天感觉还不错,这个团体3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大家相处的还很愉快。第二天晚上,他们举行英语大联欢下半夜才结束。第二天早上4点又组织看日出。他感觉非常疲劳。看日出回来,数学老师领着他们打篮球。他感到有点体力不支了。就下来休息,这时回想这几天的收获,感到很不理想,没学到什么知识,玩的还很累。想着想着就给爸爸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不想在这里学了,让爸爸赶紧来接他。这时,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听到了,都问他为啥,劝他别走,他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他不够友好了。自己也感到很不自在。回到教室里上课时,老师用英语没讲多少,就开始用中文讲。讲的和英语没多大关系,全都是评价国际战争的事。讲着讲着,老师很激动地说:“不行,就把他们都抓起来,最后,让他滚蛋。”这时,他感觉老师在看着他,他低下头,脸一红一白,感觉老师是在说他,赶他滚。老师要提问,他一抬头一下与老师目光对上,直冒冷汗非常怕老师提问他,一股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复杂的感觉油然而生。接下来这几天,感觉每个老师都看不上他了,都在排斥他,他简直受不了了,爸爸怎么还不来。终于爸爸来了,他跟爸爸要离开那天,感觉满院子的人都用带刺的目光盯着他,就好像他站在舞台上,赤裸裸的无处躲藏。焦虑、紧张如坐针毡一样煎熬。
但据爸爸透露当时学校老师、同学对他们父子的态度都很热情,并表示挽留。没有发现不正常情况。并且,当时是以参加排球比赛为由离开的。
3、成长经历
当初,他是由父母领着他,来到咨训室的,他浓眉大眼的,鼻直口方,长着一张开放的脸,给人感觉干净、帅气。但,他的神态与他的长相却截然相反,他的大眼睛缓慢而空洞地闪烁着,最后直勾勾的地盯着一个地方,像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的样子。我试探着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慢慢地眨了一下眼睛,嘴唇费劲的挤动着,我勉强听到:“嗯…...没什么。”“啊,那到这儿来有事吗?”“我不愿意出屋。”“为什么?”他缓缓地抬起手用一个手指头颤微微地扣着自己的脸,嘴唇微微扇了扇“我,我不敢见人。”……给人一种迟钝的感觉。
他的父亲是大学生教授,母亲是公司职员,都是有文化的人,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对他期望很高,特别注意对子女的教育。他从小特别听话,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特别强,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不爱说话,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从不主动与人沟通。偶尔有朋友找他玩,他认为没意思。
上小学三年级,爸爸想让他锻炼身体和反应能力,就参加了排球训练班。后来,他打得很好,教练说他很有天赋,以后经常到外地训练,与家人团聚时间很少,再后来又到省队参加了训练队的培训,据本人讲由于自己内向,胆小怕出错,怕被人笑话很少说话。不愿与人来往,除了队友很少与外人接触。
初二时,回到春城来上学,在学校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认为学习好,一切就会好,于是,埋头学习什么也不管了,一门心思学习,但感到学习效率很低,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常常有孤独感。中考前状态就非常不好,简直要崩溃了,爸爸领他到哈尔滨看过心理医生。中考后爸爸也领他看过一次心理医生。
中考之后,想放松一下。于是,选择了去上海参加英语训练营,没想到出现了这样可怕的结果,现在,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一句话都没有,不敢与任何人接触。整天躺在家里胡思乱想,每天都想:“大家对他在上海发生的事都知道了,会瞧不起他等”没用的事,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饮食、睡眠都不好,心烦意乱,烦闷难忍,就是煎熬。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