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障碍 > 强迫 > 家长注意让孩子远离强迫症
 

家长注意让孩子远离强迫症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3/5/25   浏览次数:1105  
家长注意让孩子远离强迫症

    核心提示:所谓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值得重视的是强迫症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
  正常儿童,在发育早期也可能有轻度的强迫性行为。如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孩子走路时,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孩子爱反复地计算窗栏或凉台栏杆的数目等等。这类行为不伴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一个有强迫症的儿童,除此以外还常有其他强迫性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强迫情绪等。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强迫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有的表现为强迫洗手,强迫自己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了,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了。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有的患儿表现为仪式性动作,如要求自己上楼梯必须一步跨两级,走路必须走两步路一下。
  这类患儿,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反而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如果让他们反复进行这些动作,患儿并不像成年的强迫症患者那样,有明显的内心矛盾和焦虑不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感到苦恼和伤心,只不过是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而已。
  应对措施
  1.意念训练
  儿童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儿童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并告诉儿童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当然,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毅力,经过反复训练,多数儿童的强迫现象才会逐步消失。
  2.行为疗法
  对单纯用意念不能对抗的强迫现象,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帮助矫正。
  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具体做法是:吩嘱儿童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如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3.培养爱好
  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
  4.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如果强迫症患儿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响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
  5.药物治疗
  严重的强迫症患儿,由于强迫症状影响了上课学习和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使用氯丙咪嗪结合其他药物,对于强迫观念为主的强迫症,疗效比较满意,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由小剂量开始使用,且需要连续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才可控制强迫症状。
  发生原因
  关于儿童强迫症的原因,一般认为,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基础、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均与本症的发生有关。患儿病前常有过于严肃、拘谨、胆小、呆板、好思考、不活泼的表现。患儿的父母也常有胆小怕事,过分谨慎和拘谨,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不决,事后反复检查,过于克制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特征。
  父母对孩子对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刻板规矩等,可能是诱发本症的原因。孩子严重的疾病、外伤,突然的严惩的精神创伤,或长期处于过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精神负担过重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促使症状出现。
  预防
  针对上述的发生原因进行预防。
  易发年龄
  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但学龄前儿童也有发生。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上一篇:美容强迫综合征      下一篇:强迫症会破坏记忆力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