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人类行为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基础。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有合理正常的行为,而不健康的心理必然导致异常和偏执的言行。今年以来,媒体报道的突发性事件再一次把转型时期公众心理健康问题推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并逐渐成为影响个体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关注转型时期职工的心理健康。
一、当前职工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是职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职业观念、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对于社会的评价,心理承受能力、对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感到不适应,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与原有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形成强烈冲突的时候,内心经常处于各种两难境地之中。
二是职业行为异常。如把所从事职业作为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碰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怨待遇太低,工作压力太大,工作条件太差……
三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通常表现为情绪耗竭如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形成对社会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或者导致个体人格丧失,减少和断绝与他人的联系。或者使职工的成就感降低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从而降低工作的效能。
四是人际交往障碍。由于对交往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少人常常以工作繁忙等各种原因为由,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有的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使得交往容易受阻;特别是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如过于自负、过于自卑、心理自闭、自我中心、自我评价过高、怀疑心重、对人苛刻、嫉妒心等。
五是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如形成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常常把一切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自己对别人不负任何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都执意偏袒和辩护;任何环境中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外在行为违反社会准则,经常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给自己带来痛苦。
六是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心情抑郁症状等。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是持久性、心理冲突、精神痛苦、没有器质性病变。
二、工会必须关注职工心理健康
首先,要全面履行工会职能,推动构建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职能优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社会公正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必须加大社会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逐步缩小社会差距,建立起相应的利益共享机制,使不同的利益群体能够享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增进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的认同,消除职工与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的前提条件,积极营造有利于职工心理健康的政策环境。
其次,工会要发挥“大学校”作用,促进构建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和谐的社会文化是体现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环境,人存在于这样的环境中自身价值将会得到充分体现,个人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内心充满了幸福、稳定和安全感。因此,工会要把提高职工心理素质作为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强职工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提高职工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手段促使社会成员有意识地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防止不健康心理的滋生蔓延。如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心情得到放松,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在满足文化需求同时,实现身心的和谐。
第三,要加强心理调适,建立完善心理健康干预引导机制。心理调适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心理调整,以使其达到健康状态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目标调适、行为调节、情绪和意志调适,使个体不断提高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给予科学的咨询和辅导,使之尽快摆脱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职工心理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缓解,有的需要交流沟通和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或者药物帮助才能解决,有的却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和客观原因难以解决。为此,各级工会要把对职工的物质帮扶与心理帮扶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各级工会的帮扶平台中设立职工心理帮扶和心理救助热线,成立职工心理健康咨询和诊断机构。一方面,不断提高职工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有针对性地对职工的心理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和调查,准确及时地判断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保健措施。及早发现职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对心理问题较轻的职工通过交谈、疏导,帮助其重建认知,而对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职工,进行心理方面的康复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我们心灵成长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