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 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要不要接受心理咨询?
 

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要不要接受心理咨询?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6/4   浏览次数:1662  
说到“心理咨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何谓“咨询”;因为目前社会对这一“常识”还有些误解。“咨询”是询问、对话、商量、讨论的意思。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关系:狭义的“心理咨询”是关于心理方面的询问、答释、商讨、交流;“治疗”则是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适应社会和生活,促进其人格向协调、健康方向发展。咨询,任何人包括正常人、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可以咨询,所以也就包括老师;治疗,则是对患者的治疗。有的咨询结果,证明需要治疗;而治疗也离不开咨询。
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老师首先要接受心理咨询。为什么这么说?有些老师说得客观:“谁叫我们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呢?”
老师,在这里是代表教育体制方针、学校、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全体教职员工又以班主任为主的一个广义概念。
简单地说,原因之一是因为学校(通过老师)的一些指导思想、作法和行为,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它对学生实施着特别强烈有的甚至是恶性的、持续时间长久达十几年的刺激。不解决源头问题,不去治本,而光去把学生当作控制的客体、治疗的对象,是难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
老师是学生的恩人,行为的动机和指导思想毋庸怀疑,怎么会是学生的“应激源”呢?这似乎不可思议。但请看看下面的事实!“应激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应激源”之一是社会环境。
(二)“应激源”之二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
(三)之三是代表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老师:
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学生在校读书求知时,他们有很多的“交叉关系”。老师对教育又是“服从关系”,为了事业、职业或生计,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无条件地、积极主动地围绕着高考上大学这一“指挥棒”转。老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狭义地说是考试分数,十分关心。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此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培养学生。所以老师也是微观、直接的“应激源”。下面是笔者这些年来在一些普通中学做的调查——
1、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
⑴教育体制和方针导向,简单说就是教育性质的倾向。文化大革命前曾是“素质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是“政治教育”;现在虽然上面在喊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很大比重是“升学教育”。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那份高考的卷子。
⑵在落实“升学教育”过程中,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是人生命运的“分水岭”。
2、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⑴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⑵评各级的优秀教师或班主任。
⑶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⑷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⑸主要偏重于学科的考试,综合能力的测试少。
⑹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⑺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⑻书包重,作业多,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虽曾呼吁减轻学生书包重量、不准布置家庭作业,但只要是“应试教育”导向,那呼吁必是徒劳的。
⑼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和做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不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⑽“升学率”,成了有些地方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⑾老师有时对学生有人身体罚和人格上不尊重的地方,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不公平的时候,有“恨铁不成钢”锻打操之过急、过重的现象。——这一条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前面已有交代:学生要求民主、公平、平等和人格尊严。
⑿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⒀“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⒁给有来头、有权或有钱的家长的孩子“吃小灶”。
⒂认为“严师”能出高徒。“高”是考试分数高,“严”是严厉。
⒃“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3、教学方法——
近年多采取“多媒体”(投影)手段和采用试验、讨论的方式上课,有的如政治课还实行开卷、讨论式考试;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揠苗助长、催化速成吃“夹生饭”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4、教师动机——
⑴恪守职业道德和职责,扮演好教师角色;
⑵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⑶为自己评职称、长工资、拿奖金、分房子等,创造硬条件;
⑷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5、教育在取得正面成果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⑴马拉松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心身疲惫。
⑵许多学生厌恶学习,恐惧考试。
⑶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⑷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就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⑸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⑹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⑺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理对学校、老师千怨万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学校方面主要的原因,一是学习压力太大,二是某些教育方法不当,三是学校的一些环境堪忧。社会上已有“公检法、国地税,医院、学校、黑社会”的顺口溜。人们把学校与“黑社会”列在一起、归在一类,虽有些偏激,但也不是纯属“子虚乌有”。这就给稚嫩的心灵带来污染以至创伤。对于那些弱者,防御失败之后,产生心理障碍,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心理咨询,优化人生,家家心理,您理想的心灵家园...... 报名电话:0539—8303828 2022112
临沂家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 齐鲁心理教育网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