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经典案例 > 投射偏差——破解你未来的情绪
 

投射偏差——破解你未来的情绪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4/15   浏览次数:1302  

      导读: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去趟超市,买回一堆计划外的垃圾食品,忘记原本只是想买点水果蔬菜;去次商场,拎回满手的大包小包,忘记原本只是想买双袜子;上了会儿网,看过一条又一条的花边新闻、视频或博客,忘记原本只是要查一下邮箱……本以为自己不会乱消费,本以为自己不会浪费时间,结果该干的没干,不该干的都干了。

      为什么面对实际的诱惑时,就不是想象中那样的理性了?让我们一起来破解下关于未来自我的情绪之谜吧。 如果我饥肠辘辘地去超市,而且没有清晰的购物清单,那无疑是炮制灾难。除非有钢铁般的意志,我最终会买回一堆垃圾食品。在大饱口福之后,我才会猛然想到:怎么会买了这么些垃圾食品,而忘记大米、面食这些健康的食物?! 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知道该买哪种食物,结果先是在超市里饥饿难耐,接着买一堆垃圾食品,然后又后悔不已。原因就是当我在超市里感到饥饿的那一刻,我与未来的情绪自我失去了联系——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进行了证实。移情失败(Empathy Failure) 研究表明,预测未来需求对我们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我们目前的情绪状态压制了它们。这就是所谓的投射偏见(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等投射到他人身 上,认为他人和自己在这些方面有着一样的倾向;本文中的“投射”特指:以当前的自己投射未来的自己),尽管事实上,我们对问题及其不良后果具备足够的经 验。

      那么,我在饥饿中购买垃圾食品的这种投射偏见,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研究显示,当我们处在“热”情绪状态下时(比如饥饿),往往会为了眼前的自我满足而忽视长 远的目标。如果我们自以为眼下的行为,是被立即补充能量的迫切需要驱动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会对自己的即时需要感到迫切,并且立即就要满足。这意味着,一旦 饿了,我就会忘记健康饮食的承诺,满脑子只想着能马上给我能量和快乐的——垃圾食品。 但是,这仍不能充分解释为什么我在饥饿时,面对购买垃圾食品的冲动无能为力。为什么我就想不到未来的自己:吃饱后看着买回的垃圾食品后悔莫及?事实上,我是有这个预见力的,只是相当微弱。研究表明我们不仅有投射偏见,还有移情差异(empathy gap)——难以对我们的未来自己移情。在那一刻,被情绪驱动着,我们当前的欲望会突然凌驾于长远目标之上,于是我们不再考虑健康饮食或对自己的其他任何承诺。健康或不健康的零食?这种效应在Read和van Leeuwen(1998)的研究中被巧妙地证明。

       一间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被告知,下周可以有一次免费的零食,请他们在健康零食(如苹果)和不健康零食 (巧克力) 中做出选择。实验的关键在于询问的时间,一次是在工作人员的午餐之后,一次是在傍晚时分,这意味着他们的状态分别是饱足或饥饿。在他们做出决定之前,还会 被告知将在什么时间得到免费零食:午餐后或傍晚前。一周后,根据各人选择的实验条件,研究者按照预定的时间再次出现,带着承诺提供的零食。但是这一回,参与者可以选择改变自己一周前的选择。询问他们的时间正是之前提到的那两种:饱足的午餐后,和饥饿的傍晚前,这样共造成了四个不同的实验条件。给我巧克力吧!正如研究者所预料的,与一周后面对近在眼前的零食时相比,他们根据预测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零食。总的来说,人们自以为拥有的健康意识远比他们实际表现出来的要多。但研究人员的兴趣在于,两个时间点上的饥饿状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移情差异”。具体而言,根据他们现在是饥饿还是饱足、以及预测中未来的自己是饥饿还是饱足,人们分别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多少移情?结果为了理解的结果,让我们先来比较这两组条件。第一组被试在午餐后的非饥饿状态下,被询问想在下一周获得哪种零食。但是其中的一些人被告知零食在午餐后提供, 而另一些人的零食将在傍晚前提供。

       所以,现在并不饥饿的人们,要试着预测他们在未来饱足或饥饿时的偏好。56%的人预测未来的自己在饥饿时会选择不健康零 食,而当他们真的饥饿时,88%的人选择了不健康零食。相比之下,当他们认为未来的自己并不饥饿时,只有26%的人预测他们会选择不健康零食,但真到了那个时候,70%的人选择了不健康零食。关于这个结果有两个有趣的地方。第一,人们发现:要预测自己以后对食物的需求很困难,即使他们目前并不饿。这表明,投射偏见是双通道的。不仅是“热”的情绪状态下,我们很难预测自己的未来愿望,当我们在一种放松而平和的状态下,这种偏见也同样存在。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是,我们对于未来自己的“移情差异”大约在30 %(56%减去26%)。这里的移情差异是,当我们和未来的自己处于相同和不同的状态时,所做决策之间的差距。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移情差异的定义,研究者 比较的是两种不同的预先选择,而不是拿预先选择与实际选择来比较。这意味着上述结果不能解释为,人们试图通过预测自己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来促成自己的实际选 择。当让饥饿的参与者,对未来饱足或饥饿的自己做出预测时,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在第二周的饥饿状态下,78%的人在之前的预测中以为自己会选择不健康零食,而 事实上却有92%的人选择了它。

       而第二周处于饱足状态的人中,42%的人曾预测自己会选择不健康食物,事实上却有82%的人做出了这个选择。饥饿组预测中 的移情差异是36%(78%减去42%),与前一组基本一样。尽管这些预测可能不完全准确,却对我们的未来行为有一定的启示。研究者发现,选择健康食品的人与选择不健康食品的人相比,更能坚守于自己的主意。因此,承诺自己会健康饮食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这让你在诱惑出现时更具抵抗力。总结和解释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人们直接将现在的情绪状态(饥饿或过饱)投射于未来,忘记了当未来果真成为现在时,自己的感觉很可能会不同——这就是投射偏见。基于此,除了“热”情绪之外,我们似乎也会同样地将“中性的”或“冷的”情绪状态投射到未来。投射偏差的本质在于,我们目前的状况是否与想象中的未来状况相符。如果不相符(如实际饥饿和未来饱足),

      我们的预测始终都不够精确。尽管本研究的重点放在饥饿,这些结果也很可能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已经被大量研究的“快乐”。考虑“投射偏见”的一个有用方式是“锚定和调节”,正如其他常见的偏见(如,错误一致性偏见——高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同意程度)一样,我们总是立足于目前的情绪和认知状态,那么可做的调整也必然要基于这个现有的“锚”。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别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从而认为别人也与自己具有相同的观点、意见,推而广之,认为别人将来的情绪状态也与他们当前的情绪状态一样——这就是投射偏见。类似地,我们很难预测什么会让将来的自己感到快乐,这就是原因之一。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