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经典案例 >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10/4/15   浏览次数:1930  

      李某,11岁,女孩,朝鲜族,中度弱智,父母离异,父亲出国,只能由奶奶照顾,她好动,自控力差,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但对所学的简单知识掌握得很好,而且自理能力较强。自从我担任她的班主任,我发现她由很多问题行为:用手挖鼻孔后,再把手放到自己的嘴里(这种行为随时随地的发生,次数不可估计),经常咬指甲(每节课次数超过30次);课堂上随意下地(8次左右);随便偷拿别人的东西(一天10次以上)等 。

      有的行为还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活动,虽然经过不断的提醒而稍有改进,但不多时又依然如故。针对她的这些问题行为,我与她的奶奶取得联系,进行 了家访,她的奶奶年纪大,身体并不好,精力也有限,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而且过于溺爱,任由她发展,导致她从小养成了很多不正常的行为问题。
      我再分析她的情况后,确定了对她的3种问题行为进行矫正: 把手放在嘴里;(2)擅取他人东西;(3)课堂上随意下地。希望经过矫正,她把手放再嘴里的次数减少,擅取他人东西的行为次数在2次以下,课堂上随意下地行为消失。在对这3种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时,不给她任何强化,只记录问题发生的次数。第一种问题行为(手指放在嘴里),观察2天,发生的次数不可数;第二种问题行为(擅取他人东西,观察6天,平均每天100次以上;第三种问题行为(课堂上随意下地),观察5天,每节课平均8次左右。一般情况下,对学生问题行为矫正应以矫正的态度多用强化原理,逐步养成策略等积极矫正的策略,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如惩罚法这样的消极矫正的方法策略。由于她把手放在嘴里这种问题行为持续了好几年,很难短时间消除,并且在老师的提醒督促下不见成效,所以我采用的主要处理策略是惩罚法。当她把手放在嘴里时,我立即先用口头警告:“不可以,把手放进嘴里是不允许的!”

      然后进行3分钟的过渡矫正,即将她带到教室的一个特定角落,让她坐着,把双手伸放在桌面上,双掌对心而推,再用胶布象征性地贴住双掌,称之为“好双手”。采用惩罚的同时,还结合正强化法,若她有良好行为表现时,立即予以表扬说:“李惠莲,你真是一个好女孩,今天表现得真好。”这种行为的矫正进行了15天。 智力落后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后天不当环境作用的结果,他们的行为有缺陷的一面,也有可贵的一面。在矫正过程中,要扬善抑恶,以扬为主,先扬后抑,通过发扬智力落后儿童的优良行为来抵制其不良行为。在对她擅取他人东西问题行为的矫正时,我采用了先扬后抑、情景演示、惩罚等策略。当它表现出擅取他人东西问题行为时,如擅自拿别人铅笔、橡皮时,我立即说:“今天,李惠莲的生字写得特别工整,而且都写对了,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她写得好不好?”同学们都说好。她表现出很兴奋的神情,然后我继续说:“但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铅笔,不要随便拿别人的铅笔。”有时我还用情境演示的方法,让其他的学生学她的样子,擅自拿她的铅笔、橡皮等物品,然后让她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么你以后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教育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她对以上两种方法不以为然,又停滞不前,这是我就只能采用了惩罚法对其进行矫正,方法同矫正第一种问题行为时的方法一样。这种行为的矫正从第7天开始。

       由于她好动,自控力也差,在课堂上随意下地,屡教不改,后采用惩罚方式,收效仍甚微,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教学。因此,我又采用了逐步递减的方法,用正强化法进行矫正。强化物有即日强化物和阶段强化物两种。我从第6天开始,经过了5个星期,分成5个强化阶段,每天定有即日目标,每阶段有阶段目标,目标次数随阶段不断减少,最后达到0。以6天全部达到即日目标方算达成阶段目标。每天表现得稍好可得1朵小红花,5朵小红花可换1个拼图,如果达到阶段目标,可得到1个铅笔盒、1个彩色笔、1本故事书、1枚自动笔和1个转笔刀,随着阶段不同而不同。 在对她的这些问题行为进行矫正过程中,我和它的奶奶建立联系手册,随时将我的教学工作计划、对它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学业进步情况等写在联系手册上,让学生带回家,使家长及时了解,以便协助我更好地对孩子的不正常行为进行教育。

      另一方面,让她的奶奶将孩子在家的情况以及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写在联系手册上,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我还和其他任课教师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教育。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它的3种问题行为都得到了改善,效果比较好。把手放在嘴里的次数由原来每天的不可数减少到现在平均每天2次以下,擅取他人东西行为次数由原来每天100次以上减少到现在平均每天2次以下。这两种问题行为的矫正都达到预期效果。可她在课堂上随意下地这种问题行为由于刚开始强化物对她没有吸引力而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其余进行的颇为顺利,增强效果显著。又因为她没有养成下课离开位置的习惯,因而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目标0次,偶尔还随意下地,但矫正的过程还算是成功的。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