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恋爱情感 > 两性心理 > 恋物癖概述 |
一、恋物癖概述
恋物癖是指对性的标志物,而不是性爱本身获得性满足的性心理障碍。恋物癖种类很多。如对异性贴身用品、异性身体的某一非性爱敏感部位的迷恋(包括恋足癖、恋发癖)等。恋物癖往往会影响正常性爱的质量,甚至对正常性爱不感兴趣,同时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认知,所以需要治疗。
恋物癖是性心理幼稚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纠正的性心理障碍。年龄越小,纠正的难度越小。
恋物癖患者的性格特征通常是内向、害羞、具轻度的焦虑与抑郁,临床上的经验发现恋物的性活动型态与心理社会压力有密切相关,显示其背后隐含的更严重的不适应行为问题,它可能涉及个人对自己男性气概和性能力的怀疑,人际上害怕遭到拒绝与羞辱。因此透过操控没有生命的物件,一方面减缓压力造成的张力以及满足性需求;另一方面,藉以保护自己免于受创伤。这样的观点虽然尚未经由研究证实,但似乎与临床上所见的事实最为吻合。
二、恋物癖的病因
对恋物症患者作诊断、治疗时,通常需要多方面了解,包括:(1)详细的性活动历史;(2)对性行为与性活动的态度;(3)性知识;(4)患者人际社交技巧与自我肯定行为;(5)酒精与药物的使用情形。而关于恋物症的起因与治疗方式,现在尚未有完备的概念理论可说明,但主要的观点有下列三种:
1.生物观点:一些研究发现恋物症患者大脑侧叶的功能(temporal lobe dysfunction)或男性激素(Androgen)存在异常的现象,但尚未被确切的证实。依据此观点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与药物的阉割治疗。手术阉割有违人道的考量,因而较少使用,而药物治疗则因有副作用(例如:体重上升与懒散没精力等)且一旦停药后,又会恢复原先的行为型态,所以治疗上也有其限制。
2.学习观点:恋物症患者几乎都曾经历一项古典制约的连结学习,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一边手淫一边性幻想的时候。研究也发现经由连结学习实验的操弄,一般人可对某些中性物件产生性兴奋的反应。而且经由性幻想与手淫后带来的愉悦感受,更加强化了恋物的行为型态。治疗上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不同技术,包括嫌恶治疗、认知重建以及性知识的教育等,均可达到学习掌控恋物行为并减低其发生频率的治疗效果。
3.心理分析观点:此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创伤经验,与伊底帕斯冲突情结下的阉割焦虑是造成恋物症的主因。使用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上主要是解决儿童早期的冲突与创伤经验,一旦内心的焦虑消减后,则不适当的性偏差行为就会逐渐消褪。虽然曾有治疗成功的案例报告,但它通常不是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
三、恋物癖临床表现
恋物癖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必须一再地使用非人类的物件来达成性幻想与性兴奋。所使用的物件主要有女性内衣裤、丝袜、皮衣、高跟鞋以及女性身体的某部分(例如:头发、手部)等,物件的触感与味道是相当重要的特性,它会影响患者的使用意愿,例如穿着过的女性内衣裤所残留的味道。性活动时物件使用的方式,包括吻、摸、舔、自己穿着或要求性伴侣穿着等,且患者通常会同时利用这些物件来进行手淫。物件获得的方式通常是买或偷,有时候偷窃的犯罪行为会反客为主,亦即偷窃行为的兴奋与紧张,会增加性刺激,所偷的物件反而变为不是那么重要。
恋物癖患者大部分均为男性,虽然有女性患者的病例报告,但几乎微乎其微,而实际的流行率并不清楚,而且患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性偏差的现象非常普遍。病症的开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临床上则以40至50岁的中年男性是主要的族群。在疾病发生后,病程(course)通常会逐渐慢性化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当有满意的异性关系或婚姻时,病症会逐渐消褪,但如果患者是单身且无性伴侣时,他的预后(prognosis)通常最为糟糕。
四、恋物癖的心理治疗
疏导疗法: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了解恋物癖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以达治疗的目的。
认知疗法: 让病人回忆患病的过程,医生指出其根源、分析其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因有所领悟。
厌恶疗法: 当患者产生了恋物的冲动时,便给其一个强性刺激,如拉弹橡皮圈去弹击患者手腕,使其感到疼痛,从而控制这种欲念,直至病态现象消失。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克服,相信你一定会走出恋物癖的阴影。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