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家家学校

 
动画载入中...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家家 > 家家简介 > 心理变态会不会遗传?
 

心理变态会不会遗传? 

信息来自:    发布日期:2009/6/11   浏览次数:1489  
各种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会不会遗传?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是不能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又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 
  在历史上,对于人的心理能不能遗传,曾经有过遗传决定论之争。例如,19世纪末叶的英国科学家高尔顿(A。Galton)曾出版了《遗传的才能与性格》和《遗传-天才》等许多著作,认为人的 心理,包括才能和性格都是遗传来决定的。在中国也有所谓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的说法,也认为人的心理才能是由遗传来决定的。但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却坚决反对遗传决定论,主张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又环境决定的。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J。B。Watson)就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儿童,他能把他们塑造成科学家、音乐家、流氓无赖或者小偷等等。这两种观点都未免偏颇。   
如果说,人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都是遗传下来的,这显然不会令人信服。但我们说有些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这是合乎逻辑的。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的重大进展,表明了揭示遗传影响的物质基础,阐明遗传的具体机制已经有了可能。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列症,躁狂抑郁症和癜癎性精神病等所谓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则患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上海市1964年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做了普查,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具体关系见表。  
精神病患者家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
  亲缘关系 患病率  
父母33.21%   
同胞 30.10%   
父母的同胞13.56%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2.66%   
第一代堂兄姐妹 6.46%   
第二代堂兄姐妹 4.20%   
表叔伯父与表舅姨3.64%   
今天遗传的作用已经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事实,遗传的物质因子在染色体上,是所谓的遗传基因,而染色体则是在细胞体中。那么, 染色体 和 基因 究竟是什么物质?父母的遗传信息又是怎样传给子女,进而代代相传的呢?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遗传物质称为 脱氧核糖核酸 (DNA)。染色体是由盘曲得很紧的双股螺旋核糖核酸分子。基因就是这种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携带着蛋白质和酶的合作等遗传信息。  
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相同或相似就是遗传的表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的不同或差异,称为变异 。遗传性是人类世代相继的根据。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 。遗传物质的变异出现于染色体的,一般称为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畸变);出现于基因的,一般称为基因突变。发生了突变的基因,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基因所引起的性状多属于正常范围,少数可引起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称为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为显性则在相继的一代即可出现症状,如为隐性即可能在隔代才会产生症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只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遗传病 ;一类是由染色体畸变而引起的,且与环境因素有关称为 多基因遗传病 。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一般认为躁郁症(特别是抑郁的)与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部门;先天愚型(又称伸舌样痴呆或唐氏综合症)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列症,有人认为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疾病;但更多的人认为与多基因遗传的因素有关。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回家的心情感觉好!家家心理学校——开心幸福的港湾

报名咨询电话:0539-2022112 / 8303828 QQ:29928418 29928392

家家职业培训学校    临沂心理咨询 (www.lyxinli.com)    家家心理网  
更多
 

临沂心理咨询 儿童青少年心理 婚恋情感 亲子教育 学业职业规划 高考志愿填报 心理医生 焦虑抑郁 失眠睡眠障碍 健康养生咨询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社会工作师 营养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认证培训
家是温馨的港湾 家是成长的乐园 家家心理 语厚心晴 家家文化 与爱同行 家家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咨询 健康养生 职业教育品牌机构
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与开阳路西南润地大厦10楼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26586号 技术支持: www.a539.com